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默提出的“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联合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
方案,在心胸外科乃至整个滨海附一院的高层引起了轩然大波。
支持者认为这是创新,是针对特殊高危病例的唯一生机,体现了医院顶尖的技术实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反对者则视其为疯狂冒险,将患者的生命和医院的声誉置于不可控的风险之下,尤其是主推者还是一个有“前科”
的住院医师。
院长陈国栋力排众议,在听取了秦雪详细的汇报和林默那份令人震惊的详尽手术方案后,最终拍板:做!
但前提是,必须进行最充分的多学科讨论(dt),制定万无一失的应急预案,并获得患者家属的完全理解和同意。
接下来的两天,心外科笼罩在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备战氛围中。
dt会议开了又开,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争论、完善。
麻醉方案、器械准备、人员配置、甚至可能出现的每一种意外情况及应对措施,都进行了近乎苛刻的预演。
林默作为方案的首倡者和秦雪指定的跟进者,全程参与了所有讨论。
他话不多,但每次开口,必然直指关键,提出的建议往往精准而高效,让一众主任专家们从最初的怀疑,逐渐变为惊讶,最后甚至开始习惯性地询问他的意见。
这种转变,悄然而迅猛。
高伟和其他心外医生看着林默在众多大佬面前侃侃而谈、镇定自若的样子,心情复杂难言。
这个住院医师,根本不能用常理度之。
与此同时,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也至关重要。
刘老的儿女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起初听到要改变手术方案,进行一个听起来就风险极高的新术式时,反应激烈,难以接受。
但当秦雪和林默(秦雪特意带上了他)一起,用三维动画模拟和极其专业的解释,将传统手术的巨大风险和新方案的原理、优势、以及医院为此做的万全准备一一说明后,家属陷入了沉默。
最终,是林默的一句话打动了他们。
“没有任何手术是零风险。
但新方案,是我们在现有条件下,能为刘老找到的生还概率最高的选择。
我们无法承诺百分百成功,但我们会付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
他的眼神平静而坦诚,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回避风险,那种基于绝对专业自信而生的真诚,反而更具有说服力。
刘老的女儿,一位气质干练的中年女性,看着林默年轻却沉稳的脸庞,又看了看旁边权威的秦雪主任,最终重重点头:“秦主任,林医生,我们相信您,相信医院。
拜托了!”
手术日。
杂交手术室(兼具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功能)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无影灯将室内照得亮如白昼。
血管外科团队、心外科团队、麻醉团队、护理团队……超过十名医护人员严阵以待。
各种尖端仪器设备闪烁着幽光,发出低沉的嗡鸣。
刘老安静地躺在手术台上,全身麻醉,生命体征在精密药物的控制下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秦雪和血管外科张主任站在主刀位,神情肃穆。
林默作为一助,站在秦雪身旁。
高伟等医生在观摩台或负责其他辅助工作。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几块巨大的显示屏上,上面实时显示着血管内超声、dsa造影等影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