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刘天雄的“攻心”
策略虽未竟全功,却像一根毒刺,扎入了杂交中心看似紧密的肌体。
马保国虽然在外界质疑和林默的坚定信任下逐渐恢复,但那份如履薄冰的谨慎,以及团队内部偶尔掠过的一丝对“历史问题”
的敏感,都预示着伤口并未真正愈合。
魏宏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满意。
在他看来,刘天雄的手段依旧停留在“术”
的层面,未能触及林默的“道”
。
他需要一场能真正动摇林默根基,甚至让其自我怀疑的风暴。
这一次,攻击的矛头,绕开了团队,避开了平台,以一种更精准、更恶毒的方式,直指林默自身信念的核心。
事情的起因,是中心接收了一位病情极其危重的年轻女患者,名叫沈雨晴。
她患有罕见的、进展迅速的终末期心肌病,心脏移植是唯一希望,但等待供体的时间对她而言已是奢望。
林默评估后,提出了一种极度冒险的杂交方案——利用一种尚处于实验阶段的生物材料辅助器械,尝试对部分尚有功能的心肌进行“修补”
和“加固”
,为等待移植争取最后的时间。
这个方案风险极高,成功率渺茫,但却是沈雨晴唯一的生机。
林默与患者及其家人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深入沟通,毫无保留地阐述了所有可能的风险与微弱的希望。
最终,沈雨晴和家人,在绝望中选择了抓住这根稻草。
手术按计划进行。
过程惊心动魄,林默几乎动用了【苍生医典】所有的模拟能力和他自身积累的全部经验,手术在技术上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
术后初期,沈雨晴的情况一度稳定,甚至出现了轻微好转的迹象。
然而,就在团队稍感欣慰的第三天,沈雨晴的病情骤然恶化,出现了无法控制的恶性心律失常和全身多器官衰竭。
尽管林默带领团队竭尽全力抢救,最终也未能挽回这个年轻的生命。
这本是一次医学探索中不可避免的悲剧。
在尖端领域,尤其是在挑战极限时,失败是常态的一部分。
林默和团队沉浸在悲痛和反思中。
但就在沈雨晴去世后不到四十八小时,一篇精心炮制的长文,突然在数个拥有巨大流量的自媒体和网络社区同时引爆。
文章标题极具煽动性:《是医学探索还是人体实验?——起底‘神医’林默背后的草菅人命》。
文章以“知情人士”
的口吻,断章取义地拼接了沈雨晴病例的碎片化信息:着重强调方案的“实验性”
、风险的“极高性”
,却完全无视林默团队术前充分的知情同意沟通;刻意渲染手术费用的高昂(主要源于那套实验器械),暗示林默与器械公司存在利益输送;更恶毒的是,文章将林默为了争取时间而采取的冒险策略,歪曲成“为了积累论文数据和个人声望,不惜拿患者生命进行豪赌”
。
文章笔法老辣,极富煽动力,瞬间点燃了不明真相网民的怒火。
“伪善”
、“刽子手”
、“科技狂人”
等标签被疯狂地贴在林默身上。
这波攻击,时机刁钻,角度恶毒。
它没有质疑林默的技术,而是质疑他的医德和动机,攻击他最为珍视的、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