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默看着屏幕上埃里克激动的面孔,听着身边同伴的欢呼,他脸上的震惊缓缓褪去,恢复了惯常的平静,只是那深邃的眼眸中,似乎有星光一闪而过。
他对着镜头,微微颔首:“谢谢,埃里克。
也谢谢评审委员会。”
他的反应依旧克制,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种无声的、强大的底气,从这支团队身上升腾而起。
几乎与此同时,由苏晚晴前期接洽、经过长时间跟踪采访和严格审核的国内顶尖新闻栏目——《时代脊梁》摄制组,正式抵达江源!
《时代脊梁》以其深入报道国家各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和团队而闻名,其报道分量极重,影响力巨大。
他们此次前来,就是要为林默团队制作一期深度专题报道,记录他们在基层医疗一线的奋斗与创新。
栏目主编亲自带队,他对林默和苏晚晴说:“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你们高超的技术,更是你们选择将技术带到最需要的地方的这份情怀和担当,是‘星火计划’所蕴含的打破医疗资源壁垒的深远意义。
你们的故事,是真正的‘时代脊梁’。”
摄制组的镜头,开始真实记录下江源医院的一切:记录林默团队与本地医生激烈讨论ipah激进手术方案时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记录张浩和杨主任在模拟器前一遍遍演练potts分流术关键步骤的专注;记录陆青屿对着电脑屏幕上复杂数据模型凝神思考的侧影;也记录下苏晚晴为协调一枚特殊手术器械而反复沟通的忙碌身影。
当然,他们也记录下了那位被选为首例尝试“asd造口+potts分流”
联合手术的年轻ipah患者——一位名叫扎西的三十五岁林业工人,他因严重的右心衰竭导致腹部肿胀如鼓,呼吸艰难,却依然对林默团队抱有最质朴的信任和期盼的眼神。
盖伦奖提名的殊荣,与《时代脊梁》深度报道的关注,如同两股强大的能量,注入到正在艰难探索中的江源团队。
这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最高肯定,更是对当下攻坚战的强力助推。
本地医生们看向林默团队的眼神,除了之前的敬佩,更多了几分与有荣焉的自豪。
吴涛院长更是感慨:“林主任,你们这是要把我们江源的名字,也带到国际上去啊!”
张浩在休息间隙,看着忙碌的摄制组和手中关于盖伦奖提名的报道,对林默说:“老师,感觉现在浑身是劲!
咱们一定能把江源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林默正在审阅扎西最新的血流动力学数据,闻言头也没抬,只是淡淡地“嗯”
了一声。
但熟悉他的人能看出,他敲击键盘的手指,更加稳定有力。
国际殊荣与国内顶级媒体的聚焦,如同两道最亮的追光,打在了江源这片医疗攻坚的战场上,也照在了林默团队这群默默燃烧的“星火”
之上。
前路依然艰险,手术成败未知。
但此刻,团队的信念与士气,已然攀升至顶峰。
他们手握尖端技术,胸怀普惠初心,上有国际认可,下有万民期许,内有团队精诚,外有媒体正名——这,便是属于他们的,“爽”
到极致的战斗姿态!
:()神级外科:从边境医生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