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林默在颠簸的吉普车里,于笔记本上勾勒岗巴县区域性筛查站初步构想时,外界关于他受邀前往斯德哥尔摩的消息,已然发酵成一场席卷国内舆论的风暴。
“憾失桂冠,荣耀加身!
林默医生受邀出席盖伦奖颁奖礼!”
“中国医生的世界时间:从江源到斯德哥尔摩!”
“深度解析‘林默术式’:为何它能震撼世界心胸外科界?”
各类媒体,从权威党报到流量自媒体,无不将聚光灯对准了这个名字。
他的成长经历、学术成就、乃至在江源蹲点工作的细节,都被反复挖掘、渲染。
一时间,林默仿佛成了民族自信与科技自强的某种象征,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滨海附一院的宣传科电话几乎被打爆,各种采访请求、节目邀约、商业合作意向雪片般飞来。
医院门口甚至开始出现蹲守的记者,希望能捕捉到这位新晋“学术明星”
的身影。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林默,却异常平静。
他只在抵达岗巴县简陋的县医院,安顿下来的当晚,发了一条极其简短的朋友圈:“收到邀请,是肯定,更是鞭策。
前路尚远,脚踏实地。
感谢所有关心,团队荣誉归于集体。
精力有限,暂不接受任何非学术类采访,望理解。”
配图,是一张岗巴县医院斑驳的大门,以及远处连绵的、积雪未融的荒凉山峦。
这条朋友圈,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许多试图蹭热度的喧嚣,也为他划定了一道清晰的界限。
他将所有媒体的接洽事务全权委托给医院宣传科和苏晚晴处理,自己则彻底关闭了外界干扰的通道。
岗巴县的条件,比预想的更为艰苦。
海拔超过四千米,空气中含氧量不足平原的百分之六十。
县医院只有一栋三层小楼,医疗设备陈旧匮乏,仅有的几名医生需要应对全县各种繁杂的病症。
林默带来的便携式超声机和血液分析仪,在这里成了最先进的“宝贝”
。
他带着两名团队成员,加上县医院唯一一名年轻的内科医生多吉,立刻投入了工作。
白天,他们下乡入户,对初步筛查出的疑似先心病儿童进行复查;晚上,则在昏暗的灯光下整理数据,分析岗巴地区特有的高原性心肌病发病规律。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媒体的追逐,只有呼啸的风声,病人质朴而渴望的眼神,以及压在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林医生,您看这个孩子……”
多吉医生指着超声屏幕上跳动的影像,眉头紧锁,“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情况比我们想的要复杂。”
林默凝神细看,手指在冰冷的屏幕上划过:“嗯,肺高压成分很重,直接手术风险极高。
需要先进行一段时间的靶向药物降压,创造手术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