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飞机降落在苏黎世机场,阿尔卑斯山特有的清冽空气扑面而来。
与斯德哥尔摩的古典庄重不同,苏黎世展现的是另一种精确与高效的美。
前来接机的,除了欧洲心肺疾病中心(ecdc)的工作人员,还有一个林默和陆青屿都熟悉的身影——埃里克·霍夫曼医生。
这位身材挺拔、有着典型日耳曼人金发蓝眼的年轻医生,曾是ecdc派往滨海附一院杂交中心进行长期交流学习的骨干,与林默团队共同工作过近一年,也是“林默术式”
的积极学习和推广者之一。
他与陆青屿在共同工作期间,因对数据和技术的共同热爱,关系颇为融洽,隐隐有些超越同事的暧昧。
“林教授!
青屿!
欢迎来到苏黎世!”
埃里克热情地迎上来,中文带着点口音但相当流利,他先与林默用力握手,随即目光便热切地转向了陆青屿,带着毫不掩饰的喜悦。
“埃里克,好久不见。”
林默微微点头,他对这位勤奋且富有开放精神的瑞士医生印象不错。
“埃里克医生。”
陆青屿微笑着回应,脸颊似乎比平时红润了些,眼神有些闪烁。
前往ecdc的车上,埃里克兴奋地介绍着情况:“林教授,您知道的,自从我们ecdc与滨海附一院杂交中心建立正式合作关系以来,这里已经成功开展了十七例‘林默术式’,效果非常显着!
大家都盼着您来亲自指导。
这次访问的重头戏,就是下午您在中心学术报告厅的专题讲课,很多周边国家的专家都慕名而来!”
ecdc的副主任,严谨的弗里德里希·瓦格纳教授在中心门口迎接。
与之前的审慎不同,这次他的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林,欢迎回来!
我们的合作非常成功,你的术式在这里证明了它的普适性和卓越性。”
简单的寒暄后,林默首先参观了由双方合作共建的“中瑞杂交技术中心”
苏黎世分部。
看到熟悉的流程和标准在这里被严格执行,甚至墙上还挂着中瑞两国国旗和“星火计划”
的标志,林默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下午,能容纳三百人的ecdc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
与会者不仅是ecdc的医生,还有来自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的顶尖心胸外科专家。
林默站在讲台上,背后的屏幕上显示着标题:“从滨海到苏黎世:肺动脉高压杂交治疗的技术演进与‘星火计划’的基层实践”
。
他没有赘述基础理论,而是直接以ecdc完成的十七例手术为切入点,结合他在江源、岗巴处理的极端病例,进行对比分析。
“……同样的术式,在滨海、在苏黎世、在江源,面对的设备条件、患者基础病况、团队配合模式各不相同,其技术细节必须进行适应性调整。”
林默展示着不同病例的影像资料和手术录像剪辑,“关键在于理解术式的核心逻辑,而非机械照搬步骤。
例如,在ecdc,我们可以利用更先进的术中影像导航,而在江源,我们则更多地依赖术者的经验和超声的实时引导……”
他讲得深入浅出,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概括,又有具体而微的操作细节。
他特别强调了“星火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