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寒来暑往,在高耸的碧罗雪山注视下,在怒江奔腾不息的咆哮声中,一栋依山而建、线条简洁流畅的白色建筑,终于在福贡县城边缘拔地而起。
它不像传统医院那般威严压抑,反而像一只栖息在山谷中的白色巨鹰,沉稳而充满力量——这便是初生的“怒江峡谷区域性心脏病诊疗中心”
。
中心落成典礼,成为了整个峡谷的节日。
州长、县长、各级官员、周边村寨的乡亲自发前来,将中心前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彩旗飘扬,傈僳族的歌舞欢快热烈。
当覆盖在牌匾上的红绸被林默和州长共同揭下时,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响彻峡谷。
这掌声,是对过去艰辛的告别,更是对未来希望的礼赞。
然而,庆典的喧嚣过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一座崭新的、设备先进的建筑,只是一个空壳。
如何让它在最短时间内高效运转起来,救治第一批患者,才是真正的难题。
磨合,从第一天就开始。
中心引进了州里第一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第一台高端心脏彩超,第一套体外循环系统……这些“宝贝”
让从州医院抽调来的医护人员既兴奋又手足无措。
虽然经过了前期培训,但真正上手操作复杂的流程,仍显得生涩。
林默没有催促,他换上了刷手服,亲自带领团队进行模拟演练。
从患者接送、麻醉诱导、器械传递,到术中的应急配合、术后的监护交接,他像一个精密仪器的总工程师,耐心地调整着每一个齿轮,确保整个系统能够顺畅咬合。
“不要怕慢,但要确保每一步都准确。”
他在手术室里对略显紧张的护士说,声音透过口罩,带着令人安心的沉稳。
张浩也从岗巴带来了几名核心骨干,充实到手术和icu团队中。
新旧人员的融合,技术的传递,在无数次的演练和病例讨论中悄然进行。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标志性手术”
,很快不期而至。
送来中心的,是一对来自最偏远村寨的孪生姐妹,只有四岁。
两人均患有极为复杂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下型)”
,这是一种出生后不久就需紧急手术的畸形,能活到四岁已是奇迹,但也意味着她们的心脏和肺血管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可能不可逆的病变。
更棘手的是,两个孩子身体状况极差,严重营养不良,肺动脉压力极高,手术风险巨大。
“林教授,这台手术……要不要再准备准备?或者,先做一个,看看情况?”
一位刚从州医院调来的麻醉科主任忧心忡忡地建议。
他担心万一手术失败,对这个刚刚诞生的中心会是致命的打击。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林默身上。
林默看着监护仪上两个孩子危象的数据,又看向窗外。
那里,许多闻讯赶来的村民,正默默地站在隔离带外,双手合十,为他们眼中的“阿克吉”
和这对可怜的孩子祈祷。
他知道,这一仗,必须打,而且必须赢。
这不仅关乎两个孩子的生命,更关乎这个初生中心的信心,关乎整个峡谷对“星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