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唐梨眼睛一亮,顺着老夫子的思路补充:“我之前还试过加少量黄芪,想增强补气效果,可加了之后药效反而变滞了,是不是因为黄芪的补气作用和桂枝的通脉作用没协调好?”
“正是。”
老夫子笑着点头,“黄芪虽好,却偏‘固’,桂枝偏‘通’,两者用量失衡就会导致‘通而不固’或‘固而不通’。
你按我改的配方试试,黄芪用量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让它只起辅助补气的作用,重点还是放在‘散寒通脉’上,等失温症状缓解后,再单独用黄芪汤补元气,这样效果会更好。”
说着,老夫子提醒道:“另外,如果可以,这药最好是液体的,而非药丸。
因为药丸吸收需要一定的过程,而液体的,从液体进入喉咙开始,就要起到回温效果。
从胃部一点点开始,将热量传至全身。
当然,这样的药方增减之后,药效也只能到达普通程度。
你可以试着用野生二十年的人参做药引。
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唐梨闻言眼睛一亮,她明白老夫子的意思,在人身体冷的时候,没有什么比喝上一口热乎乎的汤水更让人暖和了。
可人在失温的情况下,是不能立刻让对方喝有温度的液体,所以,这药剂是凉的,但喝进去的感觉确实一点点融化身体里寒冷。
最重要的是,这种液体要确保在极寒的温度下,还能不结冰。
这储存的方法就很关键。
唐梨指尖在实验台边缘轻轻敲击,眼神里满是兴奋:“夫子您说到点子上了!
失温患者不能喝热饮,可药液要是在极寒天气里结冰,根本没办法及时使用——这储存问题不解决,再好的配方也白搭。”
她俯身翻出之前的实验记录,指着“-15c药液结冰”
的标注,“上次在低温箱测试,普通药液到-10c就开始凝结,东北冬天户外温度经常跌破-20c,必须让药液在-30c以下还能保持液态。”
老夫子闻言,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积雪,若有所思:“以前在北方行医时,见过猎户用‘蜜渍法’保存药膏,蜂蜜能降低冰点,让药膏在寒冬里也不会变硬。
你试试在药液里加适量蜂蜜?既能调节口感,说不定还能解决结冰问题。”
“蜂蜜?”
唐梨眼前一亮,立刻翻出药典,快速查阅,“《本草纲目》里说蜂蜜‘能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不仅能中和药材的燥性,其含有的果糖和葡萄糖确实能降低水溶液的冰点!
之前只想着药效,倒把这味‘调和剂’忘了。”
她立刻拿起纸笔计算配比,“按药液总量的10加蜂蜜,再搭配少量甘油,甘油的冰点更低,两者结合说不定能扛住-35c的低温。”
老夫子笑着点头,又指向实验台角落的20年生老山参原液:“药引的事也得琢磨——野生老山参药效霸道,直接加进药液里,体质弱的人可能扛不住。
你可以把人参原液先‘稀释’,用温水慢慢熬煮,让它的元气成分更温和,再按‘一滴药引配十毫升药液’的比例添加,既能保证回温效果,又不会让药效过强伤体。”
唐梨恍然大悟,之前总想着直接加人参原液,却忽略了“温和释放”
的关键:“您说得对!
失温患者身体虚弱,猛地注入强药效反而会适得其反。
稀释后的人参原液,元气能慢慢渗透到四肢,和桂枝、白芍的通脉散寒作用配合,就能实现‘先缓后稳’的回温效果。”
她立刻动手准备实验器材,先按修改后的配方熬制药液,再分批次加入蜂蜜和甘油,最后滴入稀释后的人参药引,每一步都仔细记录数据。
就在唐梨制作药剂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什么,她看着眼前的蜂蜜,眼神越来越亮:“蜂蜜,蜜蜂!
夫子,我们能不能用养蛊的方式来养一批蜜蜂,用蜜蜂生产的蜂蜜来制作药剂?或者说,我们干脆喂蜜蜂这个药剂,产出的蜂蜜是不是就有类似的药效?”
唐梨手里还捏着装蜂蜜的瓷瓶,眼神里满是兴奋的光,连熬制药液的动作都停了下来:“夫子您想啊,守灵蛊能靠吸食灵气滋养,还能传递药效,蜜蜂要是用类似的法子养,让它们长期接触急救药的药材成分,采蜜时会不会就把药效融进蜂蜜里?到时候不用熬制药液,直接让失温的人吃一勺蜂蜜,既能回温又方便携带,多好!”
老夫子闻言,先是愣了愣,随即俯身拿起桌上的蜂蜜瓶,对着光仔细看了看,手指轻轻摩挲着瓶壁,若有所思:“你这想法倒是新奇,有点‘以虫为媒、传药入食’的意思。
以前在古籍里见过‘药蜂’的记载,说是把药材磨成粉混在花蜜里喂蜂,产出的蜂蜜确实带了点药效,只是当时技术有限,药效又淡又不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