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干部说得在理,为这点地伤和气不值得。”
气氛渐渐松快了,趁着这个势头,我提出折中方案:年轻人同意老人继续垒猪圈,但必须退后二十厘米,保证不影响排水;老人也退一步,同意将猪圈规模缩小。
虽然根子上的矛盾未解,但一场风波总算暂平。
回去路上,老村长儿子的摩托驶得慢了些。
他递来一根烟,我婉拒了,他自己点上,深深吸了一口:“林干部,没料到你年纪不大,说话倒挺在谱。
农村的事就是这样,有时光讲法律条文不行,还得掺点儿人情、抹点儿稀泥,但这泥抹得公道,大家就认。”
回到党政办,已是傍晚时分。
韩天明还在办公室,见我回来,抬头问了句:“处理好了?”
“嗯,暂时劝住了,两家同意各退一步。”
我照实汇报,将过程简单说了说。
“哼,说白了不就是和稀泥么。”
龚小洪嗤笑一声,却难得没再讽刺,“基层就这套,书本上没有吧?”
这次,我没有辩解。
虽然方法不那么“规范”
,但确实有效。
这大概就是张振国说的“基层学问”
。
韩天明皱了皱眉,朝龚小洪挥挥手:“你闲得慌就去把上周的文件归档,别在这儿说风凉话。”
龚小洪撇撇嘴,拎着搪瓷杯走了。
下班后,韩天明特意等我一起走。
路上,他难得地多说了几句:“小林啊,今天这事你处理得不错,基层工作就是这样,很多事没有标准答案,要在原则和人情之间找平衡点。
你是个好苗子,领导都很器重你,好好干。”
这番话让我心里一暖,连忙点头:“谢谢韩主任指点,我还有很多要学的。”
深夜躺在那张旧木板床上,山风拍打窗框。
我反复咀嚼着白天的经历:老人倔强的皱纹、年轻人紧绷的脸、老村长精明的眼睛、摩托驶过扬起的尘土,还有那一条长满杂草的水沟那种无力感依旧隐约缠绕,但心底却仿佛多了一点什么,那是一丝从实践中钻出的、名为“经验”
的嫩芽。
窗外的风还在呼啸,此刻听来,竟不像之前那么刺耳了,反倒像一首陌生的摇篮曲,轻轻哄着这个刚懂了点“基层”
滋味的年轻人。
我知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党政办的桌上还会堆起新的文件,大院里还会闯进吵架的老乡,还有更多的“筛子眼”
等着我去填补,但这一次,我似乎多了几分勇气。
:()选调生的宦海生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