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我蹲在他家牛棚边,跟他聊了半个多小时,从种粮补贴说到养老保险政策,他才稍稍松口:“林干部,不是我不愿意说,怕你们以后按这个收税啊。”
我赶紧解释:“李大哥,您放一百个心!
普查数据是国家统计用的,跟税收、罚款半毛钱关系没有,都是保密的!”
为了让他信,我从包里翻出《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指着保密条款,一字一句念给他听:“您看,条例写得明明白白,普查员泄了数据要受处分,这是有法律管着的,不会骗您。”
就算这样,他还是半信半疑,琢磨了好一会儿,才吞吞吐吐报了真实收入。
比收入瞒报更棘手的,是计生政策留下的“后遗症”
。
2000年那阵计生抓得紧,有些村民生了二胎,藏了好几年,连普查都不敢说。
石窑沟的张婶家,我跑了三趟,前两回都只见到她和大闺女,第三回刚进门,里屋突然传来小孩哭。
张婶脸一下子白了,赶紧堵在房门口,支支吾吾说“是邻居家的娃,放这儿照看会儿”
。
我没有当场点破,这种事在偏远山村太常见了,可这一瞒,人口数据的准头就打了折扣,愁得我夜里睡不着。
就在我满脑子都是普查表,连吃饭都在琢磨“怎么让村民吐实话”
的时候,一封省城来的信,像一颗冰冷的石子,砸进了我乱糟糟的心。
信封是省农科院的牛皮纸信封,字迹娟秀熟悉,是苏玲玲的笔迹。
我的心跳莫名地漏了一拍,手指有些僵硬地撕开封口,仿佛里面装的不是普通的信笺,而是一份人生的判决书。
信不长,只有短短一页,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冷静到近乎残酷的疏离:“林涛:见字如面。
思考了很久,还是决定写这封信。
我们之间,关于未来的分歧,恐怕是无法弥合了。
我理解你的理想和坚持,但也请你理解我的现实和选择。
省农科院的工作稳定,平台也很好,我在这里能安心做研究。
我不想,也不能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一条看不到尽头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崎岖山路上。
我等不起一个模糊的承诺和遥远的‘改变’。
我遇到了一个能给我安稳当下和清晰未来的人,他是院里的研究员,性格温和,我们很合拍。
林涛,抱歉。
我们的关系,就到此为止吧。
望各自珍重,不必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