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带着胡镇长的肯定和张书记“稳妥推进”
的指示,我骑着那辆漆皮剥落的旧摩托,满怀信心地驶入厚坝村。
相较于偏远的马蹄村,厚坝村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村子紧邻通往镇上的水泥公路,骑个自行车也就二十来分钟,摩托车更是眨眼就到。
村里的房屋也显得齐整些,不少人家是砖瓦结构,甚至能看到几栋贴着瓷砖的二层小楼,这在2001年的山乡,已经是富裕的象征了。
村支书李富贵和村委会主任赵老四接待了我。
李富贵五十多岁,皮肤黝黑,脸上总带着点生意人的精明,他家是村里养牛最多的户。
赵老四则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话不多,主要负责村里的具体杂务。
普查时我跟他们打过多次交道,算是熟人了。
在李富贵家还算宽敞的堂屋里,我开门见山,把推广三黄鸡养殖的计划和盘托出,重点讲解了“五统一”
模式如何能帮大家规避风险。
“林主任,你说这个三黄鸡,真比咱们这土鸡强?”
李富贵抽着烟,眯着眼问。
“李书记,优势很明显。”
我早有准备,拿出资料。
“第一,长得快。
咱们本地土鸡,散养一年也就两三斤重。
三黄鸡科学喂养,四五个月就能出栏,能长到四五斤。
第二,产蛋多。
土鸡一年下百来个蛋顶天了,三黄鸡养得好,一年能下一百七八,甚至两百个。
第三,肉质嫩,市场上认,价钱比普通肉鸡高。
县里现在鼓励‘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养殖,这项目要是搞好了,咱们厚坝村就是典型,以后政策、资金扶持都会倾斜。”
我刻意强调了“政策扶持”
和“资金倾斜”
,这是村干部最爱听的。
果然,李富贵眼神亮了一下。
赵老四则更关心实际问题:“统一供种、统一饲料……那这钱,咋算?”
“鸡苗钱,我们可以帮忙协调,看看能不能争取县里的信贷资金,先赊一部分,等卖了鸡再还。
饲料钱,前期可能需要大家自己先垫付,但我们会联系饲料厂,争取团购价,比零买便宜。
最关键的是统一销售,我们跟镇上的几家饭店、县城的农贸市场初步谈了,他们有兴趣,只要咱们的鸡品质稳定,销路不是大问题。”
我尽量把蓝图描绘得清晰且可信。
“听着是挺好……”
李富贵弹了弹烟灰,话锋一转,“可林主任,这‘统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家家户户情况不一样,有的人家想多养,有的想少养,还有的怕是连垫付饲料的钱都拿不出。
再说了,这鸡苗万一路上死了,算谁的?养的时候病了,防疫没跟上,死了,又算谁的?到时候卖不上价,或者卖不掉,找谁哭去?”
我心里咯噔一下,老钱的叮嘱在耳边响起。
李富贵提出的这些问题,尖锐且现实,正是“五统一”
模式能否落地的关键,也是农户们最深层的顾虑。
“李书记,您考虑的这些问题,我们都想到了。”
我稳住心神,拿出那份《三黄鸡养殖三字经》和更详细的协议草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