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59章 新的邀约(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巴桑局长安排的地方并非什么高档星级酒店,而是一家藏在老城区巷深处的、口碑极佳的传统藏餐馆。

包厢布置得极具藏族风情,色彩浓烈而温暖。

落座后,精美的藏式菜肴一道道端上:肥瘦相间、烤得外焦里嫩的藏香猪肋排,肉质紧实、汤汁醇厚的红焖牦牛蹄,香甜软糯的人参果八宝饭,以及热气腾腾、奶香四溢的酥油茶和酸甜开胃的牦牛酸奶。

席间,气氛融洽。

巴桑局长热情地介绍着每一道菜的来历和特色,展现了藏族同胞的好客。

姚导的话不多,但偶尔几句关于摄影构图和光线运用的点评,都让林墨受益匪浅,感觉像是上了一堂大师课。

姚导再次提及林墨的视频,特别提到了他在云措村拍摄周雯医生出诊时的跟拍手法,以及捕捉格桑阿妈泪水的那个瞬间:“那种克制的、近乎旁观却又充满人文关怀的镜头语言,非常高级。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真实的力量,而不是刻意摆拍出来的感动。”

林墨虚心听着,也坦诚地交流了自己的一些拍摄心得,主要是关于如何与被拍摄对象建立信任,让他们在镜头前呈现最自然的状态。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巴桑局长因为有公务先行告辞,嘱咐姚导和林墨好好聊,安排周到。

饭后,姚导直接将林墨带到了他们剧组下榻的、位于布达拉宫附近的一家安静酒店。

在一间临时改造成的会议室里,姚导团队的核心成员——执行导演、资深摄像、编剧、后期指导等五六个人已经等候在那里。

姚导简单介绍了林墨,然后直接进入正题,开始讨论第二天的拍摄计划和整体构思。

团队成员都是业内精英,思路活跃,提出了不少常规的拍摄方案,比如重点拍摄战士们的日常训练、巡逻执勤、学习生活等。

林墨认真听着,起初有些拘谨,但随着讨论深入,他也渐渐放开了。

他结合自己长期直播形成的、对观众心理和即时反馈的敏锐感知,提出了几点想法:“姚导,各位老师,我觉得除了记录战士们‘硬’的一面——训练、巡逻的艰苦,是不是可以更多关注他们‘软’的细节?比如,他们休息时会不会想念家人?有没有偷偷写日记?和一起戍边的战友之间,有没有特别感人的小故事?甚至他们和军犬、和驻地附近的小动物之间的互动?这些细节可能更贴近人心。”

他顿了顿,又说:“还有,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些对比?比如,极寒天气下站岗的艰辛,与换岗后喝到一碗热汤时那个满足表情的对比;年轻战士想家偷偷抹眼泪,与面对镜头时强装坚强的对比。

这种反差,或许更能体现他们的不易和可爱。”

“另外,”

林墨想起了云措村的经历,“我们或许还可以引入驻地周边老百姓的视角。

战士们守护的不仅是国土,也是身后的万家灯火。

当地藏族同胞是怎么看待这些解放军的?他们的评价,可能比任何旁白都更有力量。”

林墨的发言没有太多专业术语,却角度新颖,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一下子打开了大家的思路。

会议室里原本有些程式化的讨论氛围变得热烈起来。

编剧老师连连点头:“小林这个‘软细节’和‘群众视角’提得太好了!

这能让片子立刻‘活’起来,避免成为单纯的事迹汇报!”

姚高义导演一直安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最后总结道:“看来我们这次真是请对专家了。

林墨带来的这种来自民间、来自一线的鲜活视角,正是我们这部纪录片最需要的‘药引子’。

好,就按这个方向调整!

明天一早,出发去军区!”

会议结束,众人各自回房准备。

姚导送林墨到房间门口,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林墨,保持你这份敏锐和真诚。

这次拍摄,我相信会因为你而变得不同。”

:()确诊绝症后,我成了旅行区顶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