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七号点,可能大滑坡!
需要支援!
需要支援!”
【紧张!
突然就预警了!
】【看着哈桑的样子,心都揪起来了!
】【反应好快!
专业!
】【还要叫中国工程队?联动起来了!
】几乎是话音刚落不久,远处就传来了工程车辆引擎的轰鸣声。
不过几分钟,两辆黄色的、印着中文标识的重型工程车以及一辆载着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皮卡,卷着尘土,疾驰而至,稳稳地停在了哈桑的休息站附近。
一位戴着红色安全帽、身材精干的中国工程师跳下车,他看起来三十多岁,皮肤因长期高原作业而显得粗糙黝黑,但眼神锐利沉稳。
他径直走向哈桑,没有任何寒暄,直接用地道的中文问道:“老哈,什么情况?监测数据给我看看!”
“王工!
这里!”
哈桑立刻将监控屏幕指给他看,两人头挨着头,紧盯着那不断跳动的数据流和山体实时画面,用夹杂着中文、乌尔都语和英语的混合语言快速交流着:“这里,裂缝在扩大……”
“含水量突然升高,可能是冻土层融化……”
“必须立刻加固,或者提前引爆危险岩体……”
“同意!
我调破碎锤和支护材料!”
没有客套,没有废话,只有基于专业判断和高度信任的迅速决策。
林墨的直播镜头,忠实地记录下这紧张的一幕:哈桑和王工,两位不同国籍、不同语言的守护者,他们的手指在同一块屏幕上比划,他们的眉头因同样的担忧而紧锁,他们的目标无比一致——抢在灾难发生前,拦住它!
命令迅速下达。
橙色背心的巴基斯坦护路员和戴着各色安全帽的中国工程队员混合编组,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立刻投入战斗。
护路员们熟练地设置着更远距离的警示牌和路障,用扩音器呼喊,确保没有任何车辆和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中国工程队的操作手则驾驶着庞大的挖掘机和破碎锤,如同钢铁巨兽,勇敢地靠近不稳定的山体边坡,试图用机械臂清理那些已经明显松动的巨大岩石。
其他人员则快速从车上卸下液压支护杆、金属网等抢险物资,准备进行临时加固。
山风呼啸,卷起阵阵尘土。
空气中弥漫着柴油味、汗味和紧张的气息。
对讲机里各种语言的指令声、机械的轰鸣声、岩石滚落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与自然之力抗争的激昂乐章。
在这个过程中,哈桑和王工的配合堪称默契的典范。
哈桑用他生硬的中文喊着:“王工!
左边!
左边石头要掉!”
王工立刻用对讲机指挥挖掘机:“二号机,注意左翼边坡,小心落石!”
当中国队员需要当地护路员配合牵引钢丝绳时,王工只是一个手势,哈桑立刻就明白了,马上招呼手下人上前帮忙。
:()确诊绝症后,我成了旅行区顶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