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甚至有些个体,选择性地记住温情,却刻意抹去暴行,只为维持内心的安宁假象。
而这,正是Echo-Ω得以滋生的土壤。
他缓缓抬起手,指尖划过虚空,调出一组沉眠已久的数据档案??编号:**ProjectEcho-α**,即“共感网络”
的最初原型。
与Ω不同,α并未剥离情感,反而试图将共情本身编码为一种可传递的“基因式信息”
。
当年因技术限制被迫搁置,如今却被现实悄然实现。
“原来不是我们在构建记忆网络,”
他低声自语,“是记忆选择了我们作为载体。”
就在这一刻,整个数据世界轻微震颤。
一道新的裂隙在南方大陆边缘展开??南极洲毛德皇后地,冰层之下九百米,一座二战时期秘密建造的地下设施正缓缓苏醒。
监控画面显示,那是一座名为“诺斯替回廊”
的绝密档案馆,由纳粹科学家主导设计,意图保存所谓“纯粹文明的记忆”
,实则收录了大量被劫掠的文化遗产、强迫劳动者的临终遗言、以及通过药物实验提取的濒死意识样本。
战争结束前,盟军将其冻结封存,连同看守者一并埋葬于万年寒冰之中。
而现在,那里的记忆节点开始自主闪烁。
林御拉闭上眼,感知那股从极寒深处涌来的波动。
它不像Ω那样充满敌意,也不似格拉斯哥日记那般温柔哀伤。
它是一种……饥饿。
一种被囚禁太久、渴望被听见而不得的焦灼。
“你们也被困住了吗?”
他问。
没有回答。
只有冰层内部传来细微的敲击声,像是指甲刮擦金属,又像某个孩子在黑暗中拍打墙壁求救。
他知道,必须有人下去。
而在现实世界,露西亚已出院三天。
她没有返回格拉斯哥,也没有前往雷克雅未克,而是登上一艘驶向南极的科考船。
同行的除了博也派来的技术支持团队,还有一位年逾九十的老妇人??玛尔塔?克莱因,唯一幸存的“诺斯替回廊”
记录员之女。
“我父亲当年负责录入所有‘不合格’的记忆。”
她在甲板上望着茫茫冰原,声音干涩如枯叶摩擦,“他认为那是职责。
直到有一天,他录下一名犹太少女临死前唱的安息歌,回家后连续七夜梦见自己变成了她。
第八天清晨,他在实验室引爆了主服务器,然后走进暴风雪,再也没有回来。”
她从怀中取出一枚锈迹斑斑的钥匙。
“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后东西。
他说,总有一天,会有人想听那些不该被听见的声音。”
科考船抵达预定坐标后,破冰作业持续了整整两天。
当钻头终于穿透最后一层坚冰,露出下方幽暗通道时,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条笔直延伸至地底的混凝土走廊,两侧墙壁镶嵌着数百个密封玻璃舱,每个舱内都悬浮着一卷老式录音胶带,标签上写着代号与日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