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一明清小说中的虎不犯孝子母题(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明清小说中的“虎不犯孝子”

母题

banner"

>

野兽特别是猛兽,有自己生活的野外山林丛莽,有它们自己的领域。

《孟子·滕文公下》曾记载:“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

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

天下大悦。”

这表明儒家始祖认为,并非人兽之间非要有激烈冲突,而完全可以将野兽赶回到森林草莽之中,在自己的领地生活,与人类相安无事。

而人类因为经常远道旅途,有时不得不经过一些相对荒僻的区域,于是,人与猛兽遭遇的情况就发生了。

值得注意的,此时,人所能避免的被猛兽侵袭的原因,文学叙事体现了伦理化的意旨,如刘勇强教授指出的,清代小说中对于孝子与虎相遇的场面叙事,就存在一些雷同现象:

《娱目醒心编》之《走天涯克全子孝,感异梦始获亲骸》中老虎和山魅都不敢相犯孝子士元;《儒林外史》中的郭孝子更“一掌就把虎头打掉了”

(38回);而《镜花缘》中老虎从孝女头上蹿过,“二人把头一摸,喜得头在颈上”

(49回),就令读者有谐谑之感了。

本来,孝子与猛兽的搏斗,正是表现人的信念和力量的大好机会,却被作者仅仅用作了“孝可格天”

的游戏般象征性描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1]

的确,现实中的那些与老虎等猛兽遭遇的人们,哪里会都这样巧,也未必都会这么幸运,恐怕多半凶多吉少,难脱虎吻。

这些文本,其实不过是在复述关于“孝诚感天”

的一类惯常话语模式。

按,郭孝子的本事,实来自唐人。

张文虎《儒林外史评》评小说第三十八回写郭孝子打喷嚏,惊得老虎掉进山涧一事,就考察了较早出处:“《太平广记》引《朝野佥载》云:‘唐傅黄中为诸暨县,有部人饮,大醉,夜中山行,临岸而睡。

有虎嗅之,虎须入鼻。

喷嚏声振,虎惊跳落岸。

’此借为郭孝子事。”

[2]

这可以说是标准的历时性互文母题并加以伦理重铸。

按,事实上清人张文虎的发现,还不是最早的,先此,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卷三十五《非族部》就已注意到:“唐傅黄中为越州诸暨令,有部人饮大醉,夜出山行,临崖而睡。

忽有虎临其上而嗅之,虎须入醉人鼻中,遂喷嚏,声振虎,惊跃落崖下,遂为人所得。”

而谢肇淛《五杂俎》也曾写到了“拔虎刺”

的故事。

而《宋史》卷四百五十六《孝义传》载:

朱泰,湖州武康人。

家贫,鬻薪养母,常适数十里外易甘旨以奉母。

泰服食粗粝,戒妻子常候母色。

一日,鸡初鸣入山,及明,憩于山足,遇虎搏攫,负之而去。

泰已瞑眩,行百馀步,忽稍醒,厉声曰:“虎为暴食我,所恨母无托尔!”

虎忽弃泰于地,走不顾,如人疾驱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我靠充钱当武帝我靠生崽火爆全星际姜丝阿伽雷斯我要做阁老混迹海贼世界的白熊带着LOL电竞经理系统回S3小良药一胎两宝:总裁爹地哪里逃重生浪潮之巅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我从不开挂虎出山神州雁回糟糕!总裁你的新娘是大佬成神从种田开始我在山海经成神萌宝妈咪是机长斗罗:蛛皇传说美漫大魔王墨尔本,算到爱欢想世界[娱乐圈]姐妹,搞桃浦吗在影视世界里降妖除魔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