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有户,可梯而下也。
旁各为小柙,限以木闸。
上为辘轳抽抴之。
虎奴将粪除,则启闸;俟虎入小柙,则闭之。
故虎奴下上卒不与虎遇。
有某奴役此有年矣,亦渐狎易。
一日启闸,虎入;闭闸不尽者去地尺有咫,弗觉也。
既下而虎出,将咥之。
奴震慑流汗,跽而请曰:“若啖我,即啖。
苟念喂养之恩,毋啖我,若即入,毋恐我。”
虎闻言,踌躇不决。
奴又哀乞,于是虎竟入柙,不复顾。
奴乃缘梯上,几堕者三四。
官日供羊一头,为诸虎俸。
于是奴德此虎,饲之往往倍他虎。
遇有事杀虎,奴率以他虎应。
此虎以奴庇,老且寿焉。
后圈虎且尽,将杀虎,无代者,不得已,槛此虎以往。
奴痛哭送之,谓虎曰:“命也夫!
奈何?”
虎既殪,奴亦寻毙。
[3]
故事叙述往往以猛兽听觉感受写其行为心理潜蕴的“人心”
。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的动物,具有远远高于人类的听觉能力,这也是动物野外生存的需要。
清人对此的形象关注,非常具有追怀古朴自然生态的意味。
其三,有的虎故事,则体现了虎与人类社会的联系,如作为某种凶兆来预示相关人物的厄运。
阮葵生《茶余客话》的故事很有代表性:“曩闻齐化门外,白昼突来一虎,步军统领阿齐图带领兵丁擒捕,虎窜伏河畔苇草之中,至夜半跃出。
自东便门跳城上行,至前门,由马道下城,并不创艾一人。
直入年羹尧家,蹲踞屋上。
兵丁燃火枪击之,始下,避入年遐龄之园,众以枪毙之。
时年羹尧已败露,故先有此兆。
丙午、丁未间事也,见朱批谕旨,蔡珽卷中。”
[4]
再如,似乎有着伦理情怀的虎,也知道投人类之所好,李澄中《艮斋笔记》就转述过他的友人谭又欧的见闻,这故事也是发生在山西某县,是该县县令的亲身经历:
(当地)居民多穴处,所谓“陶复陶穴”
是也。
有山樵母子,市二豕,豢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