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雁,与特定处境、心境中的人,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同构异质对应关系。
而本身受家族声名之累的谢灵运,不无寓意地咏叹应旸,也以其名篇中的自画像为话题,言其“汝颍之士,流离世故,颇有漂零之叹”
:
嗷嗷云中雁,举翮自委羽。
求凉弱水湄,违寒(躲避寒冷)长沙渚。
顾我梁川时,缓步集颍许。
一旦逢世难,沦薄恒羁旅。
天下昔未定,托身早得所。
……[2]
分明是借写如同雁那样在战乱中飘泊的应旸,用以伤叹自身,吐露愿望,也带有谢家大族的没落之悲。
应旸有幸有了曹氏父子的庇护,而诗人自身却仍旧如同飘泊之雁那样,非常无助。
《乐府诗集》卷七十所收萧齐时僧宝月《行路难》,也是借孤雁感兴,咏思妇的凄苦:“君不见孤雁关外发,酸嘶度扬越。
空城客子心肠断,幽闺思妇气欲绝。
凝霜夜下拂罗衣,浮云中断开明月。
夜夜遥遥徒相思,年年望望情不歇。
寄我匣中青铜镜,情人为君除白发。
行路难,行路难,夜闻南城汉使度,使我流泪忆长安。”
因孤雁的意象话语,而引发了人间思妇的一系列动作心理描述。
据动物学家的观察,孤雁的确在行为上与其他的雁大为不同:“一只没有任何同伴和它共行胜利仪式的雁永远是沮丧的,抑郁不乐地坐着或站着。
……”
野雁在危险的环境中一旦成为孤雁,是如何表现的呢?
偶伴消失后的第一个反应是焦急地试着再找回。
于是日以继夜地到处找,飞越广大的距离,找遍所有可能被找到的地方,它总是发出尖锐的三音节长叫声。
我们时常会因此种行为而发现遗失了一只雁。
寻找的探险行为愈来愈广大,于是时常寻找者自己也迷失了,或遭到了意外。
当它意识到它已失去伴侣时,就会失去所有的勇气,甚至远离最年轻或最弱小的雁。
于是它的阶级会迅速地落到最低的一层。
这只孤雁变得极端害羞,勉强接近人类和饲养的地方,它也产生一种惊慌的癖性,更增加了它的“意外倾向”
。
……失伴的鹅雁的行为特征大抵与人类的忧伤一致。
这尤其适用在可看出的交感神经系统现象。
约翰(JohnBowlly)研究婴儿的忧伤,也结论出同样令人信服及感动的原始忧伤,而且我们发现人类和鸟类之间细节上的类似实令人不可思议。
就如同在人类的脸上,鹅雁的眼睛也刻画出永恒深忧的记号。
交感时肌肉紧张度较低,使得眼窝后面深陷,同时从下面支持眼部的外部表肌的紧张度也降低。
两种原因使得眼睛下的松弛皮肤形成折叠,这也是古希腊悲剧面具中传统的忧伤表情。
我的老灰雁阿达做了几次寡妇,因为深刻忧伤表情的眼睛使它特别容易认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