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二本土柳文化的累积和扩散过程(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又寻一个会画的,在墙上画了一个马,画萧云仙纱帽补服,骑在马上,前面画木耐的像,手里拿着一枝红旗,引着马,做劝农的光景。”

[5]这一描述也透露出柳树的栽植,同农业、农民生存状态的密切关系。

光绪地方志还载录县令丁锡奎亲作《劝民种树俚语》,表达了有些地方官试图发动民众,改变自然生态环境的远见卓识:

靖边人,听我说,莫招贼,莫赌博。

少犯法,按本业,多养牲,勤耕作。

把庄前庄后山涧沟坡,多栽些杨柳杏各样树料。

这栽树,有秘诀,入土八九分,土外留少些,头年根插深,次年容易活,牛羊不能害,儿童不能折。

立罚章,严禁约,年年多种,年年多活。

将来绿成林,遍山阿(河),能吸云雨,能补地缺。

能培风水,能兴村落。

又况那柴儿杠儿,柱儿棅儿,板儿,子子孙孙利益多。

你看那肥美地土,发旺时节,万树荫浓,处处界一片绿云世界,行人荫息,白鸟鸣和,山光掩映,日影婆娑,真可爱,真可乐。

[6]

不仅自身率先种植柳树为主的树木,还用一定的栽种常识,可以预期的美好前景劝导民众,多栽树和保护树木,可以子孙辈辈受益。

由上面可见,植柳,往往是历代为官治绩的重要部分,何以如此?至少,柳这一树种生长较快,易成荫,改善生态环境效果显著,也构成了官员急于显示治绩的一个动因。

而柳文化的物质层面又是与其精神观念层面紧相联系的。

但同时,我们还应当关注到,这有可能与生态体系越来越恶化有某些内在联系。

正如哈里斯谈到牛在印度神圣化的过程所说的:“出于一系列相似的生态耗竭过程,如森林毁坏、土壤冲蚀和沙漠化,牛也成为不好吃的东西。

但是另一方面,尤其是牵引力和产奶的特征,使牛成为最有用的动物。

看牛或触摸牛即可获得赐福,牛成为动物神。”

[7]柳树在神州大地特别是北方、西北被广泛栽种,得到民俗信仰的特别关爱、重视,是否也是生存环境恶化的结果?至少,寄托了人们希望生存的自然环境优化的美好期盼,于是柳,也就成为传统叙事中一个植物神的代表。

[1]闻一多:《〈诗〉〈葛生〉〈采薇〉新义》,《文史》第十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

[2]脱脱等:《宋史》卷九十七《河渠七》,第239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3]宋濂等:《元史》卷一百八十三《王思诚传》,第42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6。

[4]孙高亮:《于少保萃忠全传》第十传《于院示捐资劝谕,众民诵赈济歌谣》,第4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5]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萧云仙广武山赏雪,沈琼枝利涉桥卖文》,第462—46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6]光绪《靖边县志稿》卷四《艺文志》,光绪二十五年铅印本。

[7][美]马文·哈里斯:《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叶舒宪、户晓辉译,第78页,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