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四明清小说中的擒猴叙事(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四、明清小说中的擒猴叙事

banner"

>

早在元代,是作为生态金字塔顶端的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其他优势,故意教唆猴类成为自己犯罪行为的得力帮手。

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转述了一个猴为盗贼的传闻,则是人类故意将猴教唆犯罪。

说优人杜生在旅邸,见到一位穿刺绣衣服的客人,起初,并不知这人是盗,次日见其屋内锁一小猴,这猴却端的并不平凡:“形神精狡,既而纵使周旋席间,忽番语遣之,俄捧一碟至,复番语詈之,即易一碗至。”

如此通人语,甚至通晓“番语”

,不禁让本身即演员的杜生惊问其故,客说有婢女生下的婴儿夭折,赶上此猴幼小失母,就令此婢喂养小猴,长大之后不仅能随人指使,还“兼解番语”

,成为一个懂得“双语”

的猴。

杜生与客分别后,在清州听友人说出了这一人猴组合盗窃团伙的结局:

忽报客有携一猴入城者,吴语生云:“此人乃江湖巨盗,凡至人家,窥见房室路径,并藏蓄所在,至夜,使猴入内偷窃,彼则在外应接。

吾必夺此猴,为人除害也。”

明日,客谒吴,吴款以饭,需其猴。

初甚拒,吴曰:“否则就此断其首。”

客不得已,允许,吴酬白金十两。

临去,番语嘱猴,适译史闻得,来告吴曰:“客教猴云:‘汝若不饮不食,彼必解尔缚,可亟逃来,我只在十里外小寺中伺也。

’”

吴未之信。

至晚,试与之果核水食之类,皆不食。

急使人觇之,此客果未行。

归报,引猴挝杀之。

[1]

而这里的猴,不过是实在说来有些无辜而冤枉,因为猴本没有善恶道德的判断力,这里的猴被坏人欺骗利用,被处极刑,很不公平。

猴在这里被训练成作案帮凶和工具,然而懂番语的奇能,在此交代不明确,只是理解成团伙内部通信的密语。

顾公燮《丹午笔记》九十三条也写的猴盗,则是单独作案:“莱阳宋继登备兵嘉湖,夜有白猿窃其衣冠服之,擂鼓升厅。

时海宁秀才袁某留宋幕中。

猿入卧室披其帷,秀才大惧。

命吏卒环守,而猿之往来如故也。

一日,精严寺街人争聚观,谓猿方坐镜楼啖果。

其后,侯公峒曾至,猿乃潜纵。”

[2]民初李涵秋(1874—1923)《涵秋笔记》也有一篇长达二千余字的《灵猕》,也写一猿协助盗贼行劫,并能成功地搭救主人逃离险境,重在揭示猿与人的深厚情谊。

小说倒叙手法令人称道。

猿模仿人类行为,闯入人类生活领域,尝试亲密接触的感觉,这往往引起民众观看,视为奇观,这是人类脱离野居后的本能反应,要让野生动物走进人类生活圈子,再次重复蚂蚁兄弟和姐妹的生活状态,尚需时日。

黄瑜也写明眼人对于猿猴技能和背后的主谋,还是有所留意的。

说是王道亨任大同府山阴知县,一次代府内藏丢失钞币,而窗门完好,道亨被慕名请来破案:

道亨至,察视气楼,似有物尝往来,而非人迹,疑为狙(猕猴)所窃。

乃列币庭中,伺群狙过而伺焉,一狙果玃(攫)取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我靠充钱当武帝我靠生崽火爆全星际姜丝阿伽雷斯我要做阁老混迹海贼世界的白熊带着LOL电竞经理系统回S3小良药一胎两宝:总裁爹地哪里逃重生浪潮之巅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精灵之这个捕虫少年稳如老狗我从不开挂虎出山神州雁回糟糕!总裁你的新娘是大佬成神从种田开始我在山海经成神萌宝妈咪是机长斗罗:蛛皇传说美漫大魔王墨尔本,算到爱欢想世界[娱乐圈]姐妹,搞桃浦吗在影视世界里降妖除魔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