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一明清小说及民俗叙事中怪牛形象的外域印痕(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每值旱,土人缒下取水出,即投铁穴中,雨随至。

雨足,取瓶水倾之,立止。

乾隆辛未(1751年)夏,经月不雨,众登山觅龙穴,遇一老叟指其处。

有吴姓者下取水,绳断坠。

穴内无水,但见亮光如月,迹之行里许,渐开朗,奇花异卉,目所未睹。

有野果一丛,形如枣,色黑,采食之,甘芳满颊。

复行里馀,有物类水牛,狰狞可畏,络绎不绝若酣卧者,乃蹑足而过。

光渐暗,路亦渐狭,蛇行数十步,顿觉天日晴朗,审视,已出洞外,众见之,竟呼以仙。

吴愕然问故,众曰:“洞名‘仙人洞’,向无入者,今子自内出,非仙而何?”

询其地,属太平郡,去歙六百余里。

木叶黄脱,已届深秋。

奔归,妻女皆著缟素,见吴至,哗为鬼。

吴述其由,乃惊定而喜。

母以思子卧病,取洞中果奉母,食之病立愈。

母子今尚在。

[3]

故事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络绎不绝,“狰狞可畏”

的类似水牛的怪兽,引起人恐惧的无非就是具有攻击性,而它们没有攻击故事中的“吴姓者”

,岂非偶然?此乃这一“洞穴仙乡”

母题的审美核心。

怪兽的漫不经心、优哉游哉的特性,符合人们久已有之的“仙乡想象”

,其因神秘的生态空间而带有了“仙性”

明代邓志谟《铁树记》(《新镌晋代许纯阳得道擒蛟铁树记》)第十四回《孽龙精入赘长沙,许旌阳六次擒蛟》即写孽龙逃走后,许真君慧眼看到江浒上孽龙化为一黄牛,卧于郡城沙碛之上,就准备化为一黑牛,与之相斗,命甘战、施岑二人提宝剑潜往窥之,候其力倦,即拔剑斩蛟,届时真君化成此牛,到沙碛之上与黄牛相斗,甘、施二人蹑迹而至:“正见二牛相斗,黄牛力倦之际,施岑用剑一挥,正中黄牛左股,甘战亦挥其宝剑,斩及一角,黄牛奔入城南井中,其角落地。

真君此时未除,此角后乃变一牛,在黄牛洲与马当相对,常常出来害取客商船只,此不在话下。”

即使是一只牛角,也要化为牛妖(实为头部类似牛状的水怪)继续危害人类。

这故事承继了早自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的蜀郡太守李冰斩蛟,化身为苍牛同江神(也化身为牛)相斗的故事。

关于二牛相斗实为二龙相斗的故事,不仅久远,也是一个跨文化的母题,而且今日还有新的传闻。

在河神所化身的动物中,牛的身影经常出现。

尼罗河河神阿庇斯(Apisi)是牛,古希腊河神阿刻罗俄斯也是牛:“阿刻罗俄斯河曾变形为三种形象向她(得伊阿尼拉公主)求婚。

最初变为一只牡牛,其次变形为有着闪光的龙尾的龙,最后则是一个有着牛头的人形,在多毛的面颊上流着泉水。

……”

[4]而据《青海日报》1984年1月4日的报道,桑错湖里出没着“湖泊牛”

,说的是这年7月23日11时久治县三位干部经过湖边时,目睹三头淡青色,被阳光“照得全身闪闪发光”

的大牛(大于黄牛,小于牦牛)正在走动,见人来“先后跳进湖里,在水里游得很快,就像是鱼在水中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