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末后马上一人,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披发垂肩,容颜标致,头戴一顶嵌宝紫金冠,身穿一领绣补红锦道袍,随身却挂着一副弓箭,从随着十余个军健,奔至松树之前,那长髯的仰面笑道:“原来如此,何必恁样喧哄?一箭足以毙之。”
扯满弓弦,连放二矢,那箭却也不善,紧紧对猴儿头颅上射去,都被抢住。
长髯的垂首失色,侧首转过。
马上那一位披发郎君笑道:“伯父神臂,也被此畜闪避。
待小侄试发一矢,以博群笑。”
霍地跳下马来,扯出宝雕弓,将弓弦扯满,“疙踭踭”
连响数声。
那猴子又道是箭来,睁开火眼,不转睛的看着。
下面这郎君把弓虚空掷起,猴子正欲举臂来抢,不提防郎君袖中暗放一弩箭,射中鼻梁,“淅刺”
地一声响,猴子从树顶上倒撞下来。
众人吶喊看时,头颅跌得粉碎,那支弩箭兀自插在山根骨上,深入寸馀,众人无不喝采。
……[4]
这神箭郎君就是刘总督义弟瞿琰,他还惯常式地将闹事扰民的猴子妖魔化,并总结对付的办法:“适闻报老猴逞妖作耗,决系精魅。
况猿性类人,通臂便捷,若以平常箭法射之,必能闪避,故先以空弦疑其心,次后掷弓眩其目,猝发袖弩使彼应接不迭,方死吾手。
此乃一时鄙见,有何神术乎?”
作为人类工具的猴,有时还被运用到国际外交活动之中。
清代小说《金台全传》第三十七回写,安南国使臣王傲来进贡,其中还有一只白猿:“身高五尺有馀,火眼金睛,浑身雪白,项挂金铃,出在安南国石块之中,为此安南国内的人多叫石猴。
自小收伏,养了三年,异常凶狠,差不多些的武将打他不过,一个不小心,眼珠吃挖去了,肾囊扯破了,肚皮挖碎了。
安南国王要想大宋江山,故而把这石猿差官送到中国。”
这傲慢的使臣王傲竟然声称:“如若上邦有人打掉石猴者,诺,十二箱金珠宝贝彩缎绫罗作为进贡之物,并有降书降表,自今以后,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如若上邦人打不掉石猴者,要将花花世界让我邦狼主。
不肯让国,我邦狼主就要兴兵杀进来了。”
[5]一派说书人口吻,实际上不过是突出了明清说书人心目中的邻国使臣形象。
而这里具有武功的猴,也不过是“华夏中心”
想象中的小国用来向“天朝”
争胜、挑战的一个不自量力的道具,其比武结果,当然是暴露出猴性的急躁焦灼,最终在打斗中死在华夏英雄金台之手。
也有一种猿猴类型,不受人类的拘束驯养,显示出作为生态主体成员之一的应有的独立性。
赵翼《檐曝杂记》卷三《独秀山黑猿》称:
镇安府署东北有独秀山,高百丈。
山之半一洞,深不可测。
其中有黑猿,不轻出,出则不利于太守。
余在郡时,以详请前守韦驮保回京事将被劾,上官檄余赴省,而猿忽出,满城人皆谓太守当以此事罢官矣。
有老者熟视久之,谓:“旧时猿出,多俯而下视,故官覆。
今猿向上,当无虑,且得迁。”
未几,余得旨赴滇从军,遂免劾。
然驰驱两年,劳苦特甚,猿盖先示兆云。
又天保县令送一黑猿来,系于楹。
有门子嬲之,相距尚七八尺,忽其右臂引而长,遂捉门子之衣,几为所裂,而猿之左肩则已无臂,乃知左臂已并入右臂矣,即所谓通臂猿也。
此猿竟不为人所狎,终日默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