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五亦雁亦鹅 雁文化的世俗化实用化(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予得双雁于衢人郑伯膺,纯白色,极驯扰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

未几,殒其一,其一块独无俦。

因念白鹅正同色,又性亦相类,乃取一只与同处。

始也,两下不相宾接,见则东西分背,虽一盆饲谷,不肯并啜。

如是五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形体有大小,而色泽、飞鸣则一。

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宛如同巢而生者,与之俱化,于是验焉。

今人呼鹅为“舒雁”

,或称“家雁”

,其褐色者为“雁鹅”

,雁之最大者曰“天鹅”

唐太宗时,吐蕃禄东赞上书,以谓圣功远被,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鹅犹雁也,遂铸金为鹅以献。

盖二禽一种也。

[2]

对雁的感情、态度折映出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理想。

人与野雁近距离接触,雁鹅不分也体现了来自人们试图融入自然的理念。

张鷟《朝野佥载》载录实事:“久视年中,越州有祖录事,不得名,早出,见担鹅向市中者。

鹅见录事,频顾而鸣。

祖乃以钱赎之,至僧寺,令放为长生鹅,竟不肯入寺,但走逐祖后。

经坊历市,稠人广众之处一步不放。

祖收养之。

左丞张锡亲见说也。”

[3]鹅能报恩通人情,无疑,日常生活中的鹅,给人带来的那些好感,也染及了野生之雁。

最后,雁鹅本是一种,这种观点有时还未必得到承认,也不必强求一律。

在不同地区那里,可能还难免这样那样地有些差别。

南宋洪迈还指出,人们往往喜好用直观的颜色来辨别蔬菜、禽畜的种类:“禽畜、菜茄之色,所在不同,如江、浙间,猪黑而羊白,至江、广、吉州以西,二者则反是。

苏、秀间,鹅皆白,或有一斑褐者,则呼为‘雁鹅’,颇异而畜之。

若吾乡,凡鹅皆雁也。

小儿至取浙中白者饲养,以为湖沼观美。

……”

[4]不过,一般来说,野生的天鹅与大雁区别比较明显。

明人叙述:

工部徐谧,兴化县人,畜一天鹅。

徐有往,鹅必从之。

或入朝,则鹅盘旋云汉,候退朝乃飞下,人以鹅卜其去住。

家有亭曰“问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