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壳由两层物质组成,外层是灰白色的磁质层,内层是富有光泽的珍珠层。
将鹦鹉螺的外壳切开,可以看到它的内部结构就像旋转的楼梯,又像一条百褶裙。
螺壳内的一个个隔间决定了鹦鹉螺能在海洋中自由地沉浮。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就被命名为“鹦鹉螺号”
。
数学家们对鹦鹉螺外壳优美的螺线着迷。
经过长时间研究,大家发现,螺线暗含斐波那契数列,无限接近黄金分割数(图1-9),怪不得看起来那么美丽。
图1-9鹦鹉螺外壳内部螺线
七、叫鱼其实不是鱼的动物——文昌鱼
你知道吗?摸一摸自己的后背,位于正中心的是脊椎。
有了脊椎,动物的身体才显得比较“硬朗”
,才能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
脊椎动物是高等动物,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那么,动物是怎么进化出脊椎的呢?
文昌鱼(图1-10)为小型海洋动物,俗名鳄鱼虫。
它不属于鱼类,而属于脊索动物,体内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构成身体中央的支柱(图1-11)。
它既像鱼又像蠕虫,是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也是脊椎动物祖先的模型,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我国科学家童第周曾对文昌鱼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繁殖规律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确立了它在动物演化史中的重要地位。
图1-10文昌鱼
图1-11文昌鱼纵剖图
世界上共有12种文昌鱼,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沿岸海域,我国厦门、青岛和烟台都有出产。
文昌鱼体色肉红,晶莹剔透。
文昌鱼一般体长仅5厘米左右,美国产的加州文昌鱼体长可达10厘米。
文昌鱼的外形像小鱼,体侧扁,半透明,头尾尖,体内有一条脊索,有背鳍、臀鳍和尾鳍。
文昌鱼生活在沿海泥沙中,白天仅将头部露出沙面,靠海水流动摄入单细胞藻类作为食物。
晚上它们比较活跃,有时以螺旋方式游泳,有时弹射到水面。
一旦受到惊扰,它们就迅速游回沙窝里躲藏起来。
它们的摄食活动有助于净化水体,所以文昌鱼多的地方海水都比较清洁。
文昌鱼肉质鲜嫩,味道清新甜美,蛋白质含量高达70%,而且碘的含量很高,是高级营养美食。
我国福建沿海曾是文昌鱼理想的栖息场所。
20世纪30年代左右,这里曾有过年产57吨的纪录。
后来由于营造海堤、围海造田、乱捕滥捞等原因,文昌鱼的产量急剧下降。
现在,这些地区的文昌鱼已经完全失去了捕捞价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