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你知道吗?在中国,龟是一种神秘而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动物。
古人曾将龟作为崇拜的图腾和占卜用的灵物。
自有文字以来,龟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石刻、青铜器、陶器、竹帛、纸等众多文化载体上。
古人将龟与龙、凤、麟并称为“四灵”
。
《礼统》中记载,龟“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盘法丘山,玄文交错,以成列宿”
,将龟看成是缩小了的天地,甚至是缩小了的宇宙。
图4-8龟
龟(图4-8)在中国被视为长寿之物。
《淮南子》说:“龟之千岁。”
《论衡》说:“龟生三百岁大如钱,游于莲叶之上。
三千岁青边缘,巨尺二寸。”
任昉《述异记》说:“龟千年生毛,龟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曰灵龟。”
实际上,龟的寿命虽然不像古人说的那样长久,但它们确实是动物界中的长寿明星了。
龟一般可活数十年,也有记载一种陆龟的寿命超过150年。
古人由于崇拜龟,故喜欢以“龟”
字命名,如唐代诗人陆龟蒙、音乐家李龟年等。
文人雅士也有以“龟”
字命名书斋的,如著名诗人陆游将其书斋命名为“龟堂”
。
崇龟民俗到明代开始发生了转变。
原先象征祥瑞、长寿、神灵的龟,变得含有贬义,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到今天,龟集美好祝愿与骂人秽语于一身:人们喜爱龟,把龟作为长寿的象征;人们又厌恶龟,不喜欢龟遇到问题时缩头缩尾的样子。
龟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古老的爬行动物,在1.5亿年前繁盛一时。
人们对龟好奇,主要是由于龟有奇特的外形。
龟性格温顺而保守,将躯干包藏于骨质甲壳内,平时探头探脑地观察外界环境,每一步行动都小心翼翼,(大部分种类)稍有危险就赶紧将头缩回。
龟是变温动物,所以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反应灵敏。
它们的摄食、活动等均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龟新陈代谢产热有限,又缺乏保留代谢产热的控制机制,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龟依靠寻找凉或热的地方来控制每天的体温波动。
饲养龟的人工小环境温度与其自然栖息地环境温度相一致,才能保证龟的健康。
一般,热带龟适宜温度是27~38℃,温带龟20~35℃,半水生海龟适宜的环境温度稍低。
当温度降低到10℃左右时,龟便开始进入冬眠状态;温度上升到15℃左右,龟便开始活动,有的龟就能开始进食。
龟之所以喜欢晒太阳,是因为龟是变温动物,需要热量来提高体温,还需要阳光中的紫外线消灭甲壳上的有害微生物。
按生活环境的不同,龟分为陆栖龟、水栖龟、半水栖龟、海栖龟、底栖龟。
不同种类的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其外部形态也有很大差别。
例如,水栖种类的龟趾和指间具有像鸭掌一样的蹼,以适应水生生活;而陆栖龟的四肢特别粗壮,适于在陆地上爬行;海栖龟的四肢像船桨一样适于划水,海栖龟还有一对盐腺,可以将体内多余的盐分泌出来。
根据食性,龟分为肉食性龟、植食性龟、杂食性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