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陆羽著茶经煎茶道大兴(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谓人曰:‘茶须缓火灸,活火煎。

活火谓炭火焰火也’。”

跟陆羽同时代有一位名叫常伯熊的人,此人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茶艺表演艺术家、现代茶艺师的祖师爷,常伯熊对唐代煎茶道盛行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在这一点上习谓功盖陆羽。

《封氏闻见记》里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

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

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

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

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为请之。

伯熊着黄被衫、乌纱帽。

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

上述饮茶诸现象出现的时间点与唐代文献资料所述吻合。

如封演在《封氏闻见录》所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

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

人自怀挟,到处煮饮。

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杨华《膳夫经手录》里说:“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至开元、天宝(713—756)之间,稍稍有茶。

至德、大历(756—779)遂多,建中(780)以后盛矣。”

至公元780年,陆羽的《茶经》问世,煎茶道大兴。

《新唐书》里说:“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

天下益知茶矣。

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

唐代赵璘《因话录》记载:“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

鬻茶之家,陶其像置于锡器之间,云宜茶足利。”

宋代诗人梅尧臣在《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诗中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明代陈文烛《茶经序》里更是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稷树艺五谷而天下知食,羽辨水煮茶而天下知饮,羽之功不在稷下,虽与稷并祀可也。”

五代白瓷陆羽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被奉为茶圣的陆羽何许人也?陆羽(733—804),字鸿渐,湖北竟陵县人。

他的一生比较坎坷,小时候就被自己的父母遗弃,成了孤儿,后被寺庙的僧人收养。

《新唐书·陆羽传》记载:“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

师傅想让他出家,但小陆羽不喜欢在寺庙里生活。

他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由拒绝了,然后就跑到外面的戏班子里谋生。

为了避安史之乱,陆羽又去了湖州。

在那里,他得到了命中贵人诗僧皎然跟颜真卿的相助,尤其是皎然,陆羽习茶的很多理念都源于皎然,陆羽取得的成就与皎然是分不开的。

皎然在顾渚山有自己的茶园,曾为陆羽考察顾渚紫笋茶、写作《茶经》提供了很大帮助,使其“结庐苕溪之滨,闭门对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