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明代瀹散茶茶器缤纷现(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时光流逝,至元、明金漏匕稍做变形,成了捞取茶果的撩云,这又证实了今天我们使用的很多茶器都是由过去的饮食器伴随着生活中饮食习惯的发展、茶类品饮的发展而逐渐演变而来的。

茶器中,一个被明代文人称作“苦节君”

的竹制茶灶即竹茶炉在明代兴起。

竹茶炉就是用竹子作篾,编织成装饰纹路围在泥炉的四周,用于煮水烹茶。

从历史上看,竹茶炉不是新鲜事物,唐宋时已经被少量用于茶事,自明代起才被广泛使用。

从历代文献对其记载可见一斑。

唐代杜甫的《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中已有对竹茶炉的记述:“简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炉。

寒天留远客,碧海挂新图。”

宋代诗人杜耒的《寒夜》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元人韩奕有《竹炉》诗:“绿玉裁成偃月形,偏宜煮雪向岩扃。

虚心未许如灰死,古色人看似汗青。

偶免樵柯供土锉,尚疑清籁和陶瓶。

达人曾拟同天地,上有秋虫为篆铭。”

明代成性的《竹茶炉》:“湘竹炉头细问禅,出山何事更何年。

渴心几度生尘梦,旧态常时守净娟。”

明代陆勉的《竹炉和韵》:“竹炉元供定中禅,久落红尘复此年。

雪乳漫烹香细细,湘纹重拂翠娟娟。”

明代邵宝的《与客谈竹茶炉》:“松下煎茶试竹炉,涛声隐隐起风湖。

老僧妙思禅机外,烧尽山泉竹未枯。”

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生命之盎然,挺拔俊逸表意正直清高,弯而不折、柔中有刚喻义做人的原则,中空有节暗合虚怀若谷之高风。

在文人眼中,竹是美德的物质载体、君子的象征,由是为其所爱。

竹茶炉在明代的广泛使用源起僧性海与王友石。

王绂,号友石,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其墨竹被称作“明朝第一”

王绂在无锡惠山寺听松庵养病时与寺僧性海一同让竹工制作了一个上圆下方的烹茶竹炉,意寓“天圆地方”

,此炉对后世文人影响很大。

明人邵宝在《容春堂续集》中记载:“洪武壬午春,友石公以病目寓惠山听松庵。

目愈,图庐山于秋涛轩壁。

其友潘克诚氏往观之,于是有竹工自湖州至庵。

僧性海与友石以古制命为茶垆。

友石有诗咏之,一时诸名公继作破卷。”

如王绂咏曰:“僧馆高闲事事幽,竹编茶灶瀹清流……禅翁托此重开社,若个知心是赵州。”

明人陶振的《竹茶炉》:“惠山亭上老僧伽,斫竹编炉意自嘉……闻道万松禅榻畔,清风长日动袈裟。”

成化年间的陕西左布政使盛颙作《苦竹君铭》:“肖形天地,匪冶匪陶。

心存活火,声带湘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