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联青铜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二里头文化青铜爵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商代青铜觚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西周中期青铜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周穆王时期原始瓷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豆,羹食器,盛放腌菜、肉酱等物的器皿。
豆是后世盏的雏形。
釉的发明与使用是由陶器发展至原始瓷器的必备条件之一。
那么,釉的发明与使用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釉的出现是在商代。
那时候没有天然气和电,不像现在可以用气、电来烧窑,彼时陶器是用树枝或干草来燃火烧造的。
在烧陶的过程当中,燃烧材料树木枝干跟干草产生的灰落在了陶胚子的表面,这就是自然落灰现象。
然后经长时间烧造,融成了自然的草木灰釉而烧成了釉陶。
研究表明这时候的釉多是石灰釉,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在2%左右,氧化钙的含量在16%左右。
器皿在氧化气氛中烧成,所以在商周时代原始瓷器的釉色基本上呈黄绿色或青灰色。
这种原始青瓷此时还处于瓷器中比较低级的阶段,在烧成温度和某些工艺上比不上后世的成熟瓷器。
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但不可小觑的是,它同时代表了中国陶瓷史上重大的技术进步。
可以想象,当时的人们看到这种覆盖过釉后,表面光滑、颜色漂亮且不吸水的器皿,一定是兴奋万分。
于是他们仔细观察了其后的烧造过程,逐步掌握了釉的使用技术,之后开始主动地把草木灰涂抹在尚未烧造的陶器表面,于是从陶器到低温釉陶,再到1200°C高温下烧出的胎质更加细腻、色泽更加莹润的原始瓷器,制瓷技术在商代匠人那里不断改进。
[5]
约公元前475—元前221年原始瓷青釉戳印“S”
纹提梁盉故宫博物院藏
周武王时期“利”
青铜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青铜时代,饮食器具的制作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那这个时期的茶又是什么情况呢?从文献资料上看,东晋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里已经有了“武王伐纣,巴人献茶”
的说法。
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是商周历史的分水岭。
长期以来,学界对牧野之战这个事件的时间点有很多争议,原因就是没有直接的出土文物作为时间证据。
这个痛点直到1976年陕西临潼县零口镇“利”
簋的出土方得以解决。
簋属于饭食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皿。
“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