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茶器与茶具唐代分野明(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春尽劝客酒》:“尝酒留闲客,行茶使小娃”

、《履道新居二十韵》:“移榻临平岸,携茶上小舟”

;顾况《焙茶坞》:“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鲍君徽《东亭茶宴》“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

;齐己《尝茶》:“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

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唐越窑青釉葵口碗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的茶事已经有了很多专属茶器,尤其是陆羽《茶经》的推而广之使得茶器的种类迅速增多,对茶器的审美也有了新的发展。

比方说,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有十首《茶中杂咏》,陆龟蒙又和了十首《奉和袭美茶具十咏》,里面对茶鼎、茶瓯、茶人等都作了歌咏。

文人的大力推广赋予了茶事、茶器崭新的精神内涵,亦促使那些制作茶器的匠人的工艺技能得到不断提升与发展。

唐代禁铜,唐玄宗李隆基做《申严铜禁制》:“铜者,馁不可食,寒不可衣,既不堪于器用,复不同于宝物,唯以铸钱,使其流布。

宜令所在加铸,委按察使申明格文,禁断私卖铜锡,仍禁造铜器。”

铜以铸币,皇帝禁止民间用铜。

此时金银器虽然在唐朝的生产数量较多,但也是主要用在皇亲贵族家庭,不为普通百姓所用,这都在客观上促进了原料广泛、成本相对低廉的日用瓷器之发展。

唐代陶瓷生产规模宏大,前所未有。

研究显示,在隋朝即出现了用匣钵装烧瓷器的技术,这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与美观程度。

匣钵技术的出现,为唐代瓷器工艺发展做了新的技术准备。

唐朝的烧造工艺普遍使用了匣钵,尤其中唐以后,在匣钵技术的帮助下高质量的青瓷、白瓷得以广泛烧出。

隋唐两代,制瓷业迅猛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为代表的两大瓷窑系统——“南青北白”

二分天下之局面。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茶瓯诗》中说:“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亦记:“以越瓯、邢瓯八十一只,施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

可见其时所制瓷器质地坚硬,箸击有金石之音。

杜甫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一诗中不吝赞美胎薄质硬、颜色洁白的白瓷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唐邢窑玉璧足茶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末五代时,越窑以出众的品质烧制茶盏入贡,被称为“秘色瓷”

唐人徐夤的《贡馀秘色茶盏》记载了此事:“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