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宋代点茶兴茶盏贵黑青(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其左手边是煮水的风炉、带有盖子及提梁的茶铫,右手边是贮水瓶。

宋刘松年《撵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刘松年《斗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民间,斗茶亦是一种有娱乐性的社交活动,刘松年的《斗茶图》中朋友四人在清幽的环境里享受着斗茶的乐趣及彼此的友情交流。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宋代主要品茶方式——点茶的流程: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

需先把盏烤热,接着视盏之大小用茶匙取碾后罗好的茶末入盏。

煮好水,先注入少许汤水,把茶膏调制均匀,并用金属茶匙或竹制的茶筅在盏中“回环击拂”

,“回环击拂”

可以理解为有技巧地搅拌。

需要知道的是,宋初用茶匙击拂,宋中后期则用竹筅。

如蔡襄所记:“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

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

竹者轻,建茶不取。”

北宋欧阳修的《尝新茶呈圣俞》写道:“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

北宋毛滂的《谢人分寄密云大小团》写道:“旧闻作匙用黄金,击拂要须金有力。”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点茶图局部茶匙击拂

其后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记载:“筅,茶筅以箸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末必眇,当如剑瘠之状。”

北宋韩驹的《谢人寄茶筅子》写道:“看君眉宇真龙种,犹解横身战雪涛。”

南宋刘过《好事近·咏茶筅》形象地描绘出竹质茶筅的功用:“谁斫碧琅玕,影撼半庭风月。

尚有岁寒心在,留得数茎华发。

龙孙戏弄碧波涛,随手清风发。

滚到浪花深处,起一窝香雪。”

茶筅的原型最早出现在北魏,是一种制酒时用到的叫作“竹扫”

的工具。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白醪酒第六十五》中写道:“取鱼眼汤,沃浸米泔二斗,煎取六升;著瓮中,以竹扫冲之,如茗渤。”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用鱼眼汤泡出两斗米泔水来,煎成六升,放入瓮中,用竹扫搅拌,泛起白色的泡沫,这个情景很像东晋杜育《荈赋》所记煎茶时“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的沫饽。

接着还需“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

急注急止,茶面不动,击拂既力,色泽惭开,珠玑磊落。

三汤多寡如前,击拂渐贵轻匀。

周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

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

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

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

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

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而已。

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