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饮器易混淆茶酒器分清(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陆羽都不吝文字作了详细的表述,所以他不可能对这么重要的一个茶器“托”

不做任何记录。

合理的解释是,陆羽《茶经》没有记载茶托很可能是与当时饮茶器茶瓯的体积大有关,给“受半升已下”

的茶瓯再加个托,那喝起茶来就太沉了,太不方便,故《茶经》面世时还未有茶托。

上页图唐代浑金茶拓子于唐大中十四年即公元860年制,此时间点亦符合茶托出现的历史节点,可为物证。

故宫博物院官网在介绍宋代官窑青釉盏托时有如下文字:“盏托敛口,弧形腹,托盘边沿宽大,圈足外撇。

内外施满釉,釉色莹润,开有冰裂纹片。

此盏托造型别致,釉面晶莹类玉,为清宫旧藏宋代官窑器,传世极少,弥足珍贵。

盏托是由耳杯承盘发展而来,始制于东晋,南北朝时已较流行,唐代随着江南地区饮茶风俗的盛行,产量有所增加。

五代末期,盏腹加深,托变高,美观实用。

宋代盏托式样繁多,南北瓷窑无不烧制,托口较前显著增高,颇具特色。”

宋官窑青釉盏托故宫博物院藏

我在第三章谈汉代饮器时提到过耳杯,资料显示,东汉人在用耳杯饮酒时已经出现了托与杯的配合使用。

洛阳博物馆藏的一副东汉壁画中,有一对夫妇正在宴饮,男人的身旁放着一个承盘跟几只耳杯,他的左手里捏着一个小托盘,小托盘的上面放着一个耳杯,这应是茶托置盏的先声。

今天的很多器物都是在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演化从而来匹配人们日常生活的。

东汉夫妇宴饮壁画洛阳博物馆藏

明朝末年,“闵老子茶”

的开创者花乳斋主人闵汶水以酒盏待客,首开酒盏做茶杯之风,继而承托酒盏之托盘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茶托,其特点是无高出盘面的环状承口。

这时候的饮茶方式就同宋、辽举托饮茶不一样了,主人持托敬茶,饮茶人只取茶杯饮茶。

这种茶托更多的承载了礼仪与装饰作用,它也是明、清茶船的前身。

清末寂园叟在《陶雅》中讲:“盏托,谓之茶船,明制如船,康雍小酒盏则托作圆形而不空其中。

宋窑则空中矣。

略如今制而颇朴拙也。”

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亦讲:“承杯之器,谓之盏托,亦谓之茶船。

明制舟形,清初亦然。”

另外,很多朋友在学习茶器的时候,经常把作为温酒器的注壶错认成是点茶器的执壶,此实大谬。

清青花八仙茶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出行图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备酒图

“出行图”

壁画中,仆人头顶托盘中的器皿是宋辽时期的典型酒器注壶、温碗。

“备酒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