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元青花现世,茶承前启明
banner"
>
“青花”
是个富有
诗意的字眼,
准确地说它是一种
釉下蓝彩瓷,
或者叫“釉里蓝”
。
春溪畔,一盏茶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这一参破世情、山野归隐的散曲,源出由宋入元的剧作家张可久的《人月圆·山中书事》。
简陋的茅舍,但有诗书,喝着自酿的松花小酒,品着自煎的春水香茗,外表人宁心静,实则难掩灭国的哀伤。
宋亡元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元史·舆服制》记载:“世祖混一天下,近取金宋,远法汉唐。”
蒙古族在灭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原管理制度和汉文化的学习,宋代边疆茶马交易一直存在,在没有进入中原之前,蒙古人就已经开始饮茶了。
元朝建立之后,唐宋时期的茶文化也为蒙古人所继承和发展。
元代王祯在其所著的《农书》中说:“夫茶,灵草也。
种之则利博,饮之则神清。
上而王公贵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贱隶之所不可阙,诚生民日用之所资,国家课利之一助也。”
元代是中国茶文化承上启下的时代,自唐宋以饼茶为主的煎、点饮茶法过渡到明代的散茶瀹泡法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元代初期的饮茶方式与唐宋接近,煎、点均有。
由金入元的契丹贵族后裔耶律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中有:“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
另有:“黄金小碾飞琼屑,碧玉深瓯点雪芽。”
耶律楚材饮茶有煎有点,值得注意的是,他煎的茶还是传统团茶,但点的茶是碾碎的芽茶。
元代虞集有诗句:“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
及至比耶律楚材年龄小八十二岁的虞集那里已直接用芽茶来煎茶了,可见其时饮茶方式在逐步简化,这也为散茶的普及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为明代瀹泡法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元末学士叶子奇笔记《草木子》写道:“民间只用散茶、各处叶茶。”
其时散茶已经走入百姓生活。
茶山小景
宋元之际马端临编撰的典章制度史《文献通考》中记道:“茗有片、有散,片即龙团旧法,散者不蒸而干之,如今之茶也。
始知南渡以后,茶渐以不蒸为贵也。”
这就是说在元代初期茶叶有饼茶、散茶两种外形,饼茶还是宋代蒸青工艺的龙凤团茶,散茶则是没有经过蒸青即炒青或晒青所制的茶,其时亦有蒸青散茶的存在,但不以其为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