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大家知道,水是茶树的主要成分,也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重要原料,它直接影响着茶叶的品质。
可以说,水相伴了茶的一生,水哺育了它,成全了它,圆满了它。
依据相似相溶原理,用当地的水来泡当地所产的茶,这个于古人来讲是最好的选择。
打个比方说,就像咱们家里吃完饺子都爱喝碗饺子汤,原汤化原食嘛!
难题来了,假如在长春买了二两明前头采西湖狮峰龙井,要从长春跑到杭州背回虎跑泉的水来沏茶,太不现实了。
我们得到产茶之地的水有难度,天然之水又被污染,多数不能用,怎么办?综合考虑用水的安全性、茶汤的适用性、取水的便捷程度,我推荐大家就到当地市场去买合格的纯净水来沏茶。
银壶煮水
为什么要选择纯净水呢?这是两方面原因决定的。
首先,茶汤里的茶多酚是含有酚性羟基的,这使得它在茶汤内可以游离出氢离子,所以茶汤呈弱酸性,它的PH值小于等于7。
这一点就告诉我们,泡茶用的水应该使用弱酸性或中性的,而不要去用碱性水。
其次,我们来看看制茶过程。
一片茶树的鲜叶里水分约占75%,干物质约占25%。
鲜叶从茶树上被采摘下来,经过摊晾、萎凋、杀青、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而做成了成品干茶,这时候成品茶的含水率一般在6%以下。
制茶其实就是一个让茶叶失去水分的过程。
沏茶的过程却相反,是一个让茶叶吸收水分的过程。
那么大家想一下,在沏茶这个吸收水分的过程当中让茶叶吸收哪种水分最好?一定是吸收它失去的那个原汁原味的水才是最好的。
制茶时从茶叶当中散发出去的水分本质上就是没有硬度的纯净水——化学结合水与物理吸附水。
这就很明白地看出,纯净水对茶的干扰是最小的,纯净水必然是沏茶的首选。
前文所说古人用当地之水来泡当地所产的茶,这其实是古人在农耕社会里得不到纯净水的选择。
茶山清溪
为什么不首选矿泉水或自来水呢?因为二者所含矿物质相对较多,会影响茶汤的本味。
比方说钙离子、铁离子会跟茶汤中的草酸、酚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使茶汤色泽变暗、不扬香。
很多城市自来水里用来消毒的氯气较多,这样也会干扰茶汤,让沏出的茶水喝起来有异味,大大损伤茶的味道与香气。
水选好后,接下来就该选择茶器了。
用于煮水的壶,沏茶器盖碗或紫砂壶,一个匀杯,品饮茶汤的茶杯,观赏、承载茶叶的茶荷,量取干茶亦可拨茶入器的茶则,收集茶渣、废水的滓方,清洁茶器外壁及吸附散落水渍的茶巾。
“铜腥铁涩不宜泉”
,煮水壶首选银壶,其次砂壶。
沏茶器我们选择盖碗与紫砂壶,盖碗要选择撇口角度合理、不烫手的高温瓷。
高温瓷器胎体致密,釉水致密,既保证了饮者健康,也使得茶水中的色素侵入不到内壁,不易挂垢,洗刷起来简易方便。
紫砂壶也要选择高温烧造的产品,万事健康第一。
沏茶器容量以够用、好用为准,明代隐于洞庭西山的张源论饮茶:“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
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从笔者实际使用经验来看,沏茶所用盖碗、紫砂壶的容量控制在100—150毫升,小巧实用,是最适宜的,这个容量区间足可应对1—4个人品饮。
匀杯约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此前人们沏茶是不用匀杯的,茶汤直接由茶壶注入茶杯或者用茶杯(碗)散泡。
匀杯不但利于观察汤色,而且它的出现解决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可以保证每位饮茶者由匀杯分到的茶汤浓度是相同的,即品饮口感一致。
茶杯题款
时至今日,我们饮茶时面对的是白、绿、黄、青、红、黑六大茶类,面对汤色各异的茶类,一定首选内壁为白色的茶杯,这样才能准确表达出每一种汤水的色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