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布政施教 官学私学与书院教育(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三节布政施教:官学、私学与书院教育

banner"

>

中国古代教育反映了一种综合性的大教育观,既重政治教化,追求道德自律,也重知识的学习,且与选官制度密不可分。

《易·贲卦》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古代教育———无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百工技艺教育———均以人文教育为其本质特征这一重要事实。

而官学、私学和书院教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三种教学方式。

一、官学的持续

中国古代官办教育起源很早,夏、商、周三代已立有学官。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

西周的官学分国学和乡学两级,国学又按年龄分成大学、小学两个阶段。

天子所设大学称辟雍,由太师、太保、太傅主持学务;诸侯所设大学称泮宫。

据《周官》记载,周代教育内容以礼乐教化为主,涉及“三德”

(即“至德以为道本”

、“敏德以为行本”

、“孝德以知逆恶”

)、“三行”

(即“孝行以亲父母”

、“友行以尊贤良”

、“顺行以事师长”

)、“六艺”

(即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六仪”

(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乐德”

(中、和、祗、庸、孝、友)、“乐语”

(兴、道、讽、诵、言、语)、“乐舞”

(《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等方方面面。

西周以及上代的商、夏,都是官学时代,少数贵族垄断着文化教育,加之当时“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这种情况决定了学在官府,而平民庶人没有求学仕进的机会。

图2-3-1《西汉丸剑宴舞图》

至春秋战国,诸侯称霸,官学衰微而私学兴起。

秦朝统一中国后,奉行“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

的文化政策,造成官学不修、私学禁绝的局面。

直至汉元朔年间,武帝接受董仲舒和丞相公孙弘的建议,兴太学,立五经博士,官学遂得以复兴。

汉代的官办教育机构,中央有太学,地方有郡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