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布政施教 官学私学与书院教育(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论语》中亦有涉及,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又“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概括而言,孔子教学内容涵盖了道德伦理、文化知识与生活技能诸方面,全面而不单一。

孔子能够培养出众多“身通六艺”

的人才,成为兴教最有成就的学者,应归功于他的教学方法。

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等,后人将其归纳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举一反三、学思结合、循序渐进。

除孔子外,墨子、孟子、荀子等诸家亦开办私学,收徒授业,也是私学教育的成功者。

墨子收徒的原则是“匹夫徒步之士”

,其教育对象更着眼于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

在教育方法上,墨子非常重视教育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如《墨子·所染》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五入而已,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在孟子的教育理论中,自我教育所占比例甚大。

他提出了著名的“养气说”

,主张养“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以保持操守。

孟子也倡导环境教育,注重艰苦环境对意志的磨砺,他有一段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他认为坚忍不拔的意志是可以有意识地培养的。

曾在稷下学宫授业讲学并三次任学宫祭酒的荀子,其教育理论颇为著名。

他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荀子·劝学》),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同上),讲的是良好环境对人的作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同上),讲的是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诸家学派虽各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儒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则具有其他诸家不可企及的崇高地位。

其根本原因在于,相对于其他学派对周代礼乐制度的否定或怀疑,只有儒家以恢复周代礼乐制度为己任,以六艺为教,使其私学具有了补充、发展官学礼教的性质和意义,至汉代则形成了儒术独尊的局面。

汉代的私学,以经学教育为主,比战国时更为兴盛,也比官学更为发达。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和平日久,经济恢复发展,要求读书的人日益增多;另一方面是官学招收的人数有限,不能满足读书人的需要,因此,私学成为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

汉代经儒凡得不到从政或在官学任职机会的,多从事私人讲学,如董仲舒、马融、郑玄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