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五节外域神祇: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中国
banner"
>
一、基督教在中国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与佛教并立的世界三大宗教。
虽然它们未能在中国发展成为主流意识,但自唐代传入后,在近古以迄现代,对中国文化的衍化与发展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中叶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创始人是巴勒斯坦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他被信徒们称为基督。
135年基督教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
该教信奉上帝(或天主),耶稣基督为上帝之子,降世救赎人类的罪恶。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包括《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两部分。
其教义主张“博爱”
,包括爱上帝和爱人如己两方面。
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
但在早期基督教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延续数世纪的东、西方教会的分裂,直至1054年,最终出现了希腊正教(东正教)和罗马公教(天主教)。
其中东部教会标榜“正统性”
的“正教”
,即“东正教”
,因其在崇拜仪式中用希腊礼仪,故又称“希腊正教”
;而西部教会因强调“普世性”
而称“公教”
,其中心在罗马,又称“罗马公教”
,汉译“罗马大主教”
(简称“天主教”
)。
随着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至16世纪中叶,马丁·路德在德国率先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由此派生出了一些对立于罗马公教的新教派,统称“新教”
。
所以,基督教是公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总称。
由于新教改变了天主教一些信仰与行为准则,如变《圣经》与遗传而为《圣经》为唯一准则,变教皇为教会首领而为基督是唯一首领,变神甫圣品阶级制度而为反对信徒与上帝和《圣经》之间有任何教阶等,使其教义更接近于资产阶级革命“自由、民主、平等”
的理念,所以在近现代社会地位日见隆盛,尤其是在英、美基督教团中得以弘扬与发展。
由于基督教自身发展的曲折,也造成了它在中国的传播较为复杂。
图3-5-1马丁·路德像
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始于唐代。
明天启五年(1625)在西安发掘出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被证明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由景教徒建立的。
“景教”
又称波斯教或波斯经教,是唐代被基督教正统派斥为异端的聂斯托利派在中国的名称。
“景”
表示“大”
和“光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