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道法自然 道家自然观与人生观(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之谓物化。”

庄子梦见自己变为蝴蝶,醒来时不知自己梦中变为蝴蝶,抑或蝴蝶梦中变为自己。

这种美妙的境界,庄子称之为“物化”

,是其艺术人生实现的必由之路。

庄子人生哲学的“物化”

观,本质上是消解主、客体的对立,达到“心斋”

、“坐忘”

的境界。

“心斋”

就是为心灵净化而进行斋戒,不过,它不同于宗教的戒律,而是一种以“得道”

为目的的精神修养功夫。

具体过程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庄子·人间世》)“一志”

,即心静神凝,不胡思乱想,“无听之以耳”

,是要摈弃耳目感官活动,“无听以心”

,进而摈弃心智的思虑。

人的一切自觉意识停止,只任由精气在体内活动。

精气本身虚而无形,由此人就可以虚心待物,“道”

便会在心中集聚而显示出来,这就是“虚室生白”

,即在内心深处产生白色的光亮。

“坐忘”

是“心斋”

的具体操作方法。

“坐”

便是静坐;“忘”

便是忘怀。

从忘物到忘形,从忘形到忘我,这便是“吾丧我”

,也就是“至人无己”

丧失了自我意识,打通主、客体内外界限,主体精神与天地精神自由交换和交融。

庄子在表述这一思想时,发扬老子的“玄鉴”

精神,致力于消解自我,在思维方式上改以我观物之法为以物观物之法,避免主观意图在表述思想时强烈的参与。

庄子的“物化”

观总是通过外在于“我”

的艺术化“寓言”

进行描述: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锦衣玉令我从凡间来三界劳改局美食征服全星际[直播]萨尔桑娜篡位皇帝的后悔药漫威十二符咒曲线升迁:权道情谋西游化龙藏锋恰逢雨连天我伪装成了美少女的第二人格重生1997拜师九叔蚀骨痴缠病娇厂督的小宫女捡到一个神光棒三国:我杀敌就能变强重生嫡女她福运旺旺踏出生天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流放前我已经富可敌国了御前心理师超神学院武道天使之旅师兄全员皆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