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章 基础篇(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一章基础篇

banner"

>

第一节天人合一:中国文化的伦理模式

一、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人类来到这个世界,首先需要解决自身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西文化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指出,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人与自然,曾经发生过像中国古代那样的亲和关系。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西文化基本特征的一个最大不同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西方那种虔诚的宗教信仰精神,却更多人伦亲和的勉励。

古代西方在自然之天的巨大压迫下,导致人们对天的敬畏而衍生出西方发达的宗教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文化的不发达,则主要归根于古代中国人一般认为天人之间乃是和谐统一、物我一体的关系,即“天人合一”

中华民族地处北半球的温热带,这里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很适合农业耕作,所以有利于农耕文化的萌生和发展。

身处这种环境中的古代先民早就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存在与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长、活动,既受自然的种种恩赐,同时也免不了要遭受自然灾难的威胁,人类自身的命运与大自然紧紧拴在一起,从而对自然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

同时,相传自夏代开始萌生的家国一体的宗法制社会,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将整个民族看作一个大家庭,所谓“龙的传人”

和“炎黄子孙”

的提法,就强调了天下一家的亲缘关系。

要证明人与人之间牢不可破的亲缘联系,也就顺理成章地在文化和哲学上建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

观念。

从文献的记载来看,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对文化发生意识的诠释,最初就表现在天人关系方面。

《周易》这部中国文化的开山之作,在其开篇对《乾卦》解释时就写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于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万物的起源都统归于天,天生生不息地繁衍着世界的万事万物。

作为“万物之灵”

的人,他所效法和取则的对象,在于自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周流不止,君子若要有作为,就要法天行事,做到自强不息。

这里没有合掌膜拜的宗教意识,有的只是握着拳头呐喊的自主进取精神。

由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产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古代学者共有的文化“根”

意识。

古人造字,就包含了对“天”

、“人”

二物的相契的认识。

汉代语言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