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墨子相信天命思想,所非议的是“定命论”
。
墨子认为,人的行为是能够改变的,而上天对他的奖惩也是对应有变化的,因此人的命运可以由自己的行为来决定,并不是不能自我控制的。
他拿国家的兴衰举例说,一样的社会状况和人民,在桀、纣手里是乱世,但在汤、武手里则是治世。
显然,墨子的非命,凸显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能动性,具有相当的进步性。
最后补充一点,墨家在“十论”
不仅强调了兼爱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利”
在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价值。
《墨子》中明言,人应该“兼相爱,交相利”
,应该“爱人利人”
、“爱利万民”
、“相爱相利”
。
墨子言利,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利”
是天下的“利”
,百姓的“利”
,是多数人的幸福。
这是其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对王公大人的施政做的要求;第二,“利”
总与圣王之道联系在一起。
对王公大人施政的要求是就目前和未来而言,圣人之道则是业已实践了的求“利”
之道,这就为当前王公大人的施政树立了楷模;第三,“利”
不只针对人,还要“利”
于天鬼。
但天鬼之“利”
,祭祀而已。
而人“利”
,则是无限的。
所以《节用上》连续三次提到“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
《非乐上》亦特别强调指出“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以利人为进退取舍的标准,而且利人的范围是天下大多数的人,这就强化了墨家学说的人民性、进步性,并不是导向一种自我中心的自私自利。
总的来讲,如果我们说儒家以“仁”
、“礼”
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明显地带有没落贵族士人的特征,学说的目的是在一种新的社会关系条件下重新建立一个上下有序的社会秩序,那么墨家则是当时上升庶民士人的代表,学说所维护的是新兴小生产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和政治权力。
墨家从平民角度出发的思想体系,在许多方面代表了当时社会状况下所可能达到的思想高度。
但可惜的是,墨家学说中的平等民主意识、科学实践精神等并没有能够在后代发扬光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