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七 言意之辨 玄学清谈及玄理探求(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七节言意之辨:玄学清谈及玄理探求

banner"

>

一、何谓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它出现、形成并产生影响的主要时间是在魏晋时期,因此人们又称它为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玄学家们谈玄论道时所主要依据的原始经典是“三玄”

,即《周易》《老子》《庄子》三书,所以玄学又被人们称为三玄之学。

同时,因为玄学的主体来源于老庄哲学,所以又有新道家之称。

另外,玄学的学术中心在于辨名析理,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名理学。

玄学的命名来源于《老子》,《老子》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而玄字呢,就是深远的意思。

所以,玄学单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玄远之学。

玄学这个名称,最早大约在西晋时代已经使用。

但明确地以“玄学”

指属一种专门的学术概念,则迟至南北朝时期才出现。

当时,设有专门的玄学馆,玄学和儒学、史学、文学等并立为国家学术。

在对有关内容展开介绍前,有必要对魏晋玄学的一般特点作一个简单概括,以期先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综观魏晋玄学,其基本特点大略如下:

其一,以“三玄”

,即《老子》《庄子》《周易》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掺和一定的儒家思想,在后期则有佛家思想的介入。

其三,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

贵无派把“无”

当作“有”

的存在根据,提出了“以无为本”

的本体论思想;郭象则主张独化说,认为“有”

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

作为自己的本体。

其四,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

王弼用以老解儒的方法注《周易》和《论语》,把儒道调和起来,认为名教是“末”

,自然是“本”

,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

郭象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理论,认为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

而前此,阮籍、嵇康则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

的主张,表现出反儒的倾向。

其五,以“得意忘言”

为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