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五 以法为教 法家学术与政治文化(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因此,他们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追求那种“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的政治局面。

他们为废分封、设郡县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他们把“变法”

、“法治”

与“耕战”

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认为“治国之要”

,在于使人们“归心于农”

,主张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认为“无力则国必削”

从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到商鞅的“弱民”

、“垦令”

与“奖励耕战”

,再到韩非的去“五蠹”

、“富国以农”

、“使民以力得富”

,都是这一精神的体现。

富国强兵的口号,是法家政治理想与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

其二,法家主张君主专制,鼓吹君主独揽行政、立法、司法的大权。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法家在哲学上接受了道家的相关理论,把“道”

与“君”

一体化,认为“道”

是万物的本源和世界的主宰,而君主是“道”

在人间的体现,因此君主要独操一切权势,否则就不成其为君主;要保持权势,君主就必须拥有最高、最后的决断权。

同时,对君主专制的强调也是出于现实的考量,法家认为实现国家的富强与统一,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君主作为领导者,来制定并推行法规、律令。

至于如何实现君主的专制,法家认为首先是政治上支配一切;其次是思想上统一人们的认识,实行文化专制;再次是君主要设法控制人们的生计。

法家此方面的思想在今天看来,具有相当的落后性,但在当时是适合生产力发展需求的。

其三,在如何实现法治上,法家强调法治的公平、公开。

他们认为,法是一种“公仪”

,是集体价值观念的尺度与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如天地之无私”

,“发于人间合于人心”

因此,执法必须守正不偏,去掉私心偏见,“法不阿贵”

,“刑无等级”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

,做到“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星际之真千金在种田水与火(原名服不服)你跑不过我吧恋爱要在模拟后抱上鱼尾巴后娘娘们拼命宫斗,丑王妃摆烂上位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韩警官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追击半岛死亡万花筒众神世界重生从夺舍自己开始诸天之从新做人楼白的游戏王奇妙冒险丹皇武帝我是大渣男[快穿]重生成世子的心尖宠王爷在上,王妃她绝色无双农门娇俏小厨娘守寡后我重生了离婚后我成了娱乐圈大佬破产男配不想跟我分手一人之开始的道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