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文学19171927(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一代人更热烈地赞美与肯定“人”

的生存本能与自然情欲,呼唤感性形态的“生”

的自由与欢乐。

陈独秀曾经发表过一个总结性的意见:“知识理性的冲动,我们固然不可看轻,自然情感的冲动,我们更应当看重。”

鲁迅也将人的生存权利与保证人的正当欲望——物质的充分满足与精神的充分发展,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人们还听到了如下历史性的呼唤:“世上如果还有其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

(鲁迅),“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

(鲁迅)——“五四”

时代人的解放,不仅是思想意义和道德意义上的解放,更是情感意义、审美意义上的解放,人的一切情感——喜、乐、悲、愤、爱、恨……都被引发出来,在空前广阔的审美天地里,作自由的、奔放的、真实的、自然的表现,无所顾忌地追求“天马行空”

的心灵世界,“天马行空”

的感情世界与艺术世界,实质上就是追求人性的“放恣”

状态。

这对于习惯于压抑自己情感,心灵不自由的中国人,自然也是破天荒的。

钱理群:《试论“五四”

时期“人的觉醒”

》,载《文学评论》,1989(3)。

6.在辛亥革命时期,“政治”

是民族生活的中心一环,而“五四”

时期的中心议题是“伦理”

和“文学”

“道德革命”

与“文学革命”

,成为“五四”

新文化运动并立着的两面旗帜。

“新文学的提倡差不多成为‘五四’的主要口号”

(茅盾《读〈倪焕之〉》)。

文学,充当了思想革命的“第一线的冲锋队”

(茅盾《“五四”

运动的检讨》),它比当时的政治生活更深刻地表现了时代的灵魂。

任何研究“五四”

时期的历史学者,都不能绕过文学。

辛亥革命时期的进步文学作者,曾经兴高采烈地接受了政治的统辖,他们以巨大的非文学的热情,掀起文学变革的滔滔浪潮,而当“五四”

文学作者投入奔腾呼啸的历史洪流,则既挟带着非文学的热情,又保留着对文学本身的热情。

与辛亥革命时期进步文学作者相比,“五四”

作者的审美心理开放得多。

他们具有更细致的艺术感觉、更强烈的艺术反叛心理,也更有悟性。

因而,他们的作品蒸腾着较多的人生气息,浸润着较浓的艺术气氛。

辛亥革命时期进步文学造成了巨大的煽动性,“五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