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三节郭沫若
banner"
>
内容提要
郭沫若在五四时期的新诗创作成就不仅支撑了整个创造社诗人群,而且照亮了整个五四新诗坛。
在五四时期,他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审视中国新诗坛,参与诗歌创作的。
他的《女神》一问世,就急遽地结束了五四诗坛上的“胡适的时代”
,开一代诗风,引领着新诗走上新的里程。
《女神》的思想主题呈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讴歌个性解放和自由精神,如《湘累》和第三辑中的爱情诗。
第二,否定旧物、讴歌创造和新生,如《女神之再生》和第二辑中大量的“男性的粗暴的诗”
。
第三,讴歌祖国、渴望祖国复兴,这是诗集的主旋律,如《凤凰涅槃》《晨安》《炉中煤》等。
正如闻一多的评价:新的艺术也是《女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包括:第一,塑造了一个极度扩张、个性扬厉的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的精神内核便是新的时代精神。
第二,以雄奇、宏大的独特意象为主的意象的综合运用。
第三,创造了完全自由的新诗形。
诗集还包括《星空》(1923)《瓶》(1927)《前茅》《恢复》(1928)《战声集》(1938)《蜩塘集》(1948)《新华颂》(1953)《百花齐放》(1958)等,但难以恢复到《女神》的艺术水准。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诗歌,所歌颂的是时代的最高主题,所表现的又往往是集体的政治声音,情感走向单一和褊狭,个性化色彩严重缺失,抒情主人公成为政治的传声筒,倾向于颂歌的美学风范。
教学建议
1.拓展练习第1题和第2题应结合作品认真讨论后完成。
2.分析《凤凰涅槃》的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
3.分析《凤凰涅槃》的浪漫主义色彩。
4.在郭沫若早期哲学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泛神论。
探讨郭沫若如何接受泛神论;泛神论对郭沫若文学创作的影响痕迹;郭沫若式泛神论的特征。
参阅评论摘要4、5及相关索引文章。
精读作品
郭沫若:《凤凰涅槃》《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天狗》《女神之再生》
评论摘要
1.郭沫若力倡“主情主义”
,强调内心情感、情绪的表现,从而把中国新诗从“模仿自然”
阶段推向“表现自我”
阶段。
从此,一种新的诗歌美学观开始建立起来。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14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