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臧克家 田间(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三节臧克家田间

banner"

>

内容提要

臧克家的诗歌创作,在形式上受到新月派的很大影响,尽管他并不直接表现工农革命斗争,但对下层人民却表现了极大的同情,在坚持现实主义精神这一点上,他与中国诗歌会的诗人确有相通之处。

1933年,臧克家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引起文坛注目的是诗人自称的“坚韧主义”

:严肃地正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苦难,并带着倔强的精神,沉着而有锋棱地去迎接磨难。

这种“坚韧主义”

显示了臧克家在精神上与中国农民的深刻联系,由此形成了“不肯粉饰现实,也不肯逃避现实”

的清醒现实主义精神。

臧克家甚至在写诗的态度上也是农民式的:认真而执著地提倡“苦吟”

,老老实实、苦心孤诣地去捕捉每一个意象,寻找、锤炼每一个字句,顽强地追求着“深刻到家,深刻到浅易的程度”

的艺术境界。

在抗战后的民主浪潮中,臧克家又以《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等集子里的政治讽刺诗,充满了对现实的愤怒与抗争。

田间17岁左右到上海开始写诗,1935年,还不到20岁的他就已经出版了诗集《未明集》《中国牧歌》。

前者描写工人、农民、兵士等受苦者的命运,呼唤民众的觉醒,情感真切;后者是一曲忧郁的中国农村的牧歌,带着村野的粗犷和泥土的芬芳。

他的诗富有生活的气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青年战斗的情绪和呼声。

抗战以后,田间投入了战争,而且还发动了街头诗运动。

闻一多称誉田间是“时代的鼓手”

,指出田间诗的特点是“质朴、干脆、真诚”

教学建议

1.体味臧克家诗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与“苦吟”

的特色。

2.田间“鼓点式”

的诗行排列,省略了大量的叙述,使诗意的运动变成了从意象到意象的跳跃,因而意象的形象性更加凸现,这种手法概括力强,有利于表现宏伟壮观的场面。

阅读诗作,认真体味。

3.要联系本节所选诗作所处的时代背景,把握其战斗性与人民性的特点。

精读作品

臧克家:《烙印》《老马》《宝贝儿》

田间:《给战斗者》

评论摘要

1.所谓有意义的诗,当前不是没有。

但是,没有克家自身的“嚼着苦汁营生”

的经验,以及他对这种经验的了解,单是嚷嚷着替别人的痛苦不平,或怂恿别人自己去不平,那至少往往像是一种“热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