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艾青与七月诗派(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绿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

评论文献索引

骆寒超.论艾青的诗歌艺术.文艺论丛第10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杨匡汉,杨匡满.艾青诗歌艺术风格散论.诗探索,1980(1).

绿原.白色花·序.白色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谢冕.献给他们的白色花——读诗集《白色花》.新文学论丛.1982(4).

骆寒超.论晋察冀、七月、九叶三诗派及其交错关系.中国现代诗歌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常文昌.艾青诗的原型意象.兰州大学学报,1991(4).

陆耀东.论艾青诗的审美特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4).

骆寒超.论艾青诗的意象世界及其结构系统.文艺研究,1992(1).

龙泉明.艾青四十年代诗歌创作论.文学评论,1998(5).

拓展练习

1.“太阳”

与“土地”

是艾青诗歌中最常出现的核心意象,二者以其巨大的象征意义展现了战火之下民族与人民的苦难境遇与抗争精神,寄托了诗人对祖国人民的深爱,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结合《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等作品,分析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与情感意蕴。

2.黯淡的意象、凄苦的意境、沉郁的语言,“忧郁”

显然成为艾青诗歌最为重要的“底色”

它既是中国知识分子感时忧国品格的显现,又是诗人对时代情绪的准确描绘,更是一种独特审美情调的营构。

试分析此种诗绪形成的主要原因。

3.从胡适“诗体大解放”

的提出到戴望舒对“情绪的节奏”

的追求,再到艾青对“散文美”

的倡导,“散文化”

的理论探索和“自由体”

的诗歌实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成为贯穿新诗诗体建设的重要课题。

试以胡适、戴望舒的理论主张为对照,分析艾青“散文美”

理论的突破性,思考为什么称其为“中国现代自由诗体诗的代表,创作成就最高的诗人”

[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世界交换师七年顾初如北沧元图没人告诉我这不是游戏疯批美人带崽征服娱乐圈我做噩梦能变强外室之妻恰逢雨连天万界大表哥英雄无敌之佣兵术修大巫团宠格格是食修紫藤花游记我靠脸在无限流世界装小可怜娘娘她独得帝心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快穿之反派也是有骨气的邪王火妃:殿下等着瞧七零之彪悍娘亲斗罗大陆之星罗大帝病弱权臣被悍妻喊去种田快穿三界之我的宠物是阎罗大佬星际之真千金在种田我一个NPC能有什么坏心思荣光[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