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三章散文
banner"
>
第一节概述
内容提要
工农兵文学在散文领域里的代表性作家是杨朔、魏巍、刘白羽、秦牧、邓拓。
工农兵文学的散文,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由于强调对工农兵生活的及时反映,所以叙事性、新闻性成为其主要的创作特征,文艺通讯体成为这一时期工农兵文学散文的主要文体。
在经过了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实践后,20世纪50年代魏巍的朝鲜通讯成为这一创作样式成熟的标志,其代表作是《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这一时期由许多作家与大量的业余作者所创作的朝鲜通讯,也是这一散文文体的重要收获。
自1956年杨朔发表《香山红叶》后,工农兵文学的散文创作主潮从叙事性、新闻性,转入了抒情性且所抒之情为时代社会之情,杨朔为其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
在此大的格局之内,刘白羽的散文创作以壮美见长,其代表作是《长江三日》《日出》等。
秦牧的散文以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相结合,延续了“五四”
周作人开创的文化散文之流脉,对工农兵文学散文是一种丰富,但其思想性已与“五四”
、“三十年代”
相去甚远,其代表作有《土地》《花城》等。
邓拓的杂文标志着工农兵文学杂文创作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其代表作是《燕山夜话》及与吴晗、廖沫沙合作的《三家村札记》。
吴伯箫的散文创作以赋为文,以具体真实的历史小事体现大的时代精神,其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曹靖华的散文较多地遗存了“五四”
时代的散文风,其散文创作具有史实的真实性且又写得潇洒自如,对当时刻板的“形散神不散”
的散文创作定规是一种积极的冲击。
其代表作有《小米的回忆》《忆当年,穿著细事且莫等闲看》等。
巴金、冰心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水准均远远不及其在“五四”
、三十年代的创作水准,个中原因,颇具研究价值。
代表作有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冰心的《小桔灯》《樱花赞》等。
工农兵文学在报告文学领域里的代表作前期有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等,这类批判性的报告文学在受到否定后,赞扬性的报告文学成为主潮,代表性的作品是甄为民等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穆青等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
另外,还有一种形式的散文创作值得一提。
这就是沈从文的《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及张中晓的《无梦楼随笔》,它们都属于“潜在写作”
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认识那个时代,了解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历程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教学建议
1.细读秦牧的散文《土地》《花城》《社稷坛抒情》,并参阅摘要1、2,查阅评论文献索引中相关资料,谈谈你的审美感受与对这些评论的理解。
2.仔细阅读邓拓的杂文《一个鸡蛋的家当》《伟大的空话》,结合摘要3,体会其散文特征与重要意义。
3.阅读《无梦楼随笔》中的一些篇章,体会摘要4对此的评论。
精读作品
秦牧:《社稷坛抒情》《花城》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邓拓:《一个鸡蛋的家当》《伟大的空话》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
评论摘要
1.主流话语下的五六十年代散文创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