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文学19271937(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编第二个十年文学(1927—1937)

banner"

>

总论

内容提要

1927年后,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政治强烈地影响着文学,改变着文学的品格。

许多作家的政治热情也远远高出艺术创作的冲动,文学潮流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空前政治化。

随着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运用,五四时期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多元文学思潮消失,革命现实主义成为主导文学思潮。

与此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与其他倾向的文学也丰富了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创作。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与演变,构成了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现代都市与传统农村的对立、相互渗透,引发和激化了知识分子在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选择的困惑,反映在文学的审美层次上,更形成了这一时期“左翼”

“京派”

“海派”

三大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

3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已趋于成熟,与第一个十年相比,这一时期的创作题材得到空前拓展,表现角度也有了进一步开掘。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反映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变迁、心理变化的作品大量涌现,革命者、民族资本家等一些新形象大量出现在作品中。

第二个十年,由于文体意识的自觉,作家们在继承第一个十年文体开创成果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开拓,许多体裁都有了新的发展,其中长篇小说、话剧取得巨大成功,长诗、报告文学也得到一定的发展,文学由五四时期的抒情时代进入了叙事时代。

许多作家把人物命运与风云激**的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第二个十年厚实、有力、壮阔的文学审美风格。

教学建议

1.与第一个十年进行比较,分析本时期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发生了哪些变化?

2.简述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与新月派的论战。

3.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评价“左联”

的历史功绩与局限。

精读作品

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硬译”

与“文学的阶级性”

冯雪峰:《关于“第三种人文学”

的倾向与理论》

评论摘要

1.左翼文学在“白色恐怖”

的严重政治斗争形势下冲出一条血路,在文学与创作实践上历尽千辛万苦,不断纠正和摆脱“左”

的机械论的影响,坚持在现实主义道路上奋进。

特别是1932年11月歌特(张闻天)的重要文章《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在党的机关报《斗争》第30期上发表,以及1933年苏联社会主义的口号传入之后,左翼文学理论界才开始清算“左”

的理论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