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 文化的自觉与寻根文学(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受戒》表面上的主人公是明海和小英子,实际上的主人公却应该是这种“桃花源”

式的自然纯朴的生活理想。

这个桃花源中诸多的人物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其情感表露非常直接而且质朴,他们虽然都是凡夫俗子,却没有任何奸猾、恶意,众多的人物之间的朴素自然的爱意组成了洋溢着生之快乐的生存空间。

作者以一种通达的甚至理想化的态度看待这种生活,没有丝毫的冬烘头脑与迂腐习气,他塑造的这个空间是诗意的,而又充满了梦幻色彩。

不过明海和小英子虽然不能完全算作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他们那种纯洁、朴素、自然而又有一点苦涩的爱情却确实可以给这种理想赋予一个灵魂。

在汪曾祺笔下,明海是聪明的、善良、纯朴的,小英子是天真、美丽、多情的。

他们之间朦胧的异性情感,呈现出浪漫的、纯真的色彩,在人生的旅程中奏出了一曲美的旋律。

这种情感发自还没有受到俗世污染的童心,恰恰足以成为这个桃花源的灵魂的象征,所以作者把它表现得特别美。

汪曾祺善于通过地域风情的描写,衬托那种纯朴的民俗,而明海与小英子的纯洁的爱情,也通过这种地域风情的描写,表现得纯朴、温馨、清雅。

所以,虽然是表现理想境界,汪曾祺的笔调也不会失之甜俗,而是清雅之中隐隐有一点苦味:例如,明海为什么会出家呢?他和小英子的纯洁爱情乃至这个桃花源一样的世界能保持下去吗?(文本中作者将明海和小英子的年龄处理的很模糊,并尽量使人感觉他们的年龄很小,颇让人捉摸)尽管作者将之进行淡化处理,这个理想世界中仍夹杂着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只是不像《边城》的结尾那样明显。

小说中自然、纯朴的民俗世界实际上是汪曾祺自然、通脱、仁爱的生活理想的一个表征。

作者是爱世间的,对之有无法割断的牵系,在态度上也就特别宽厚通脱。

这种生活态度和人生立场在“五四”

以来的新文化传统中,肯定不占主流地位,也不可能以完整的形态呈现,由此散落在民间世俗世界中,与被遮蔽的民间文化建立了某种关联。

与这种生活态度和人生立场相配合,在审美上他也追求一种民间传统艺术趣味,如年画,如乡曲,在大俗中弥散出一种萧散自然的神韵。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247~250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棋王》问世以来,几乎没有人讨论这部作品的政治性。

评论家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充分展示道家文化风范,弘扬高蹈及“无为”

人生姿态的文本。

但最近几年多次重读这部作品,却发现在这个“去政治化”

的寻根故事背后仍隐含着一个非常清晰的政治叙事。

这部小说是一个由“我”

讲述的“棋王”

王一生的故事。

一开始“我”

对于王一生有着一种不自觉的精神优越感,这是典型的“启蒙者”

和“被启蒙者”

的关系。

“我”

对于世俗世界,对于“吃”

,一开始是抱着居高临下的态度的,试图以人文理想、理性、自由等思想完成对世俗的超越。

但“我”

的启蒙努力在王一生坚如磐石的世俗生活信念面前显得软弱无力,知识分子一厢情愿式的启蒙冲动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回应……知识分子如何涤去了知识附带的罪恶,在劳动人民中获得历经炼狱一般的重生,不正是50—70年代文学的基本主题吗?阿城通过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热爱杰克·伦敦和巴尔扎克、向往精神生活的小说叙事人“我”

与在“吃”

与“棋”

这种凡俗生活中生存的贫民子弟王一生之间两种不同人生观的撞击,写出了“我”

对“民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