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 四十年代的文学(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闻名,作品对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社会腐败和人性劣迹的细致揭示,显示了作者对现实的认识深度,其隐在的批判性是其特色。

比较醒目的小说流派是“七月派”

,路翎的创作可谓之代表。

绝望中的反抗与知识分子的心理搏斗,是路翎小说所执意关注的侧面,因而具有雄强、冷峻的气息。

但是,作品叙述的滞涩感,使人常有不堪卒读之累。

此外,艾芜、徐訏等,也是这一时期小说创作方面有特色的作家。

解放区的小说代表作家首推赵树理。

他在《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中,把中国传统小说艺术、民间评书因素与现代小说因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与五四以来欧化小说风格全然不同的新的小说类型。

以通俗而新颖、明快而雅致的笔墨,反映了解放区人民在反抗日寇、争取民主斗争中的觉醒过程,成为现代文学史上在文艺大众化方面取得突破的重要作家。

孙犁的创作代表了解放区小说的另一种风格,以《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为代表的作品,体现出对于女性美德的民族化描写和鲜明的抒情倾向。

张爱玲、钱锺书是沦陷区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家。

前者把西方的象征手法熔融在传统叙事笔法之中,营造出冷酷而又苍凉的旧中国都市人生境况;后者则在长篇小说《围城》中,通过大量精妙的比喻,形成鲜明的戏谑讽刺风格。

40年代诗歌的代表诗人有穆旦、田间、李季等。

穆旦是“九叶诗派”

的代表诗人,“九叶”

是指九位诗人——穆旦、郑敏、袁可嘉、杭约赫、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杜运燮。

他们所共有的西南联大学生身份,使得他们的诗歌创作更多地接受了西方现代以来的诗歌观念和诗艺技巧,其特点是追求现实与象征的结合,力求诗歌能具有超越性与多种意会的可能性。

“七月诗派”

是与抗战一起诞生的诗歌流派,田间、绿原是其代表,包括阿垅、冀汸、牛汉、鲁藜等。

质朴、奔放、抒情是这一流派的共同特征。

政治抒情诗在这一流派的创作中有较大发展。

田间的《给战斗者》《义勇军》、阿垅的《孤岛》、鲁藜的《泥土》均是佳作。

李季作为解放区诗歌创作的代表诗人,其诗歌的民歌风味鲜明,这得益于诗人自觉学习民歌、民谣,继而加以改造转化的创新实践。

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集中体现出简明而质朴的诗风。

戏剧文学的成就,在这一时期主要体现在历史剧和讽刺戏剧两个类型创作方面。

郭沫若、陈白尘、吴祖光等是本时期值得注意的作家。

集诗人、历史学家和剧作家为一身的郭沫若,在这一时期连续创作了《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作品。

其历史剧创作在选材上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性,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融进合理想象与适度夸张,让历史带着现实的气息,借助于抒情性表达对现实的认识,《屈原》是其代表作。

阳翰笙、欧阳予倩等也是本时期值得关注的历史剧作家。

讽刺戏剧的代表作家陈白尘,以夸张性讽刺和隐喻性地表现社会丑恶现象的《升官图》,显示了五四以来喜剧艺术的发展。

解放区的戏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在1942年5月之后兴起的“新秧歌剧”

创作**中,出现了不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歌剧《白毛女》就是这类戏曲类型的代表作品。

40年代散文领域,杂文是主要类型。

本时期值得注意的作家有梁实秋、冯雪峰、聂绀弩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