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 三十年代的文学(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类诗作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阶级斗争事件或革命者的政治情怀,追求直接呈现、直抒胸臆、可咏可诵的诗风,这些可以看作是后来新中国成立后“政治抒情诗”

的源头之一。

“中国诗歌会”

成员殷夫、蒋光慈等人对此类诗歌写作比较热衷。

“新月派”

诗人徐志摩、朱湘、陈梦家、臧克家等,大体上都有追求新诗形式美的共同性,这是承续五四时期“新月社”

提出的“新格律诗”

主张的表现。

艾青被看做30年代“新自由体诗”

的代表性诗人。

与五四时期郭沫若的“狂放”

相比,他是内敛的。

抒情结构依赖于情感律动,意境浑厚,含蓄深沉,在40年代形成自己鲜明的“忧郁”

风格。

戴望舒以《雨巷》一诗闻名诗坛,此诗一咏三叹的“音乐美”

,为新诗如何化用中国传统诗歌资源提供了启示。

这一时期冯至的叙事长诗、卞之琳的哲理诗等,也是值得注意的诗歌类型。

30年代的散文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一批新晋作家的创作上。

何其芳有意以诗歌的结构方式从事散文写作,多以创作者的心象、意绪、情思以及融情于景的意象为描写对象,从而使他的散文富有诗的韵味与精致,属于风格鲜明的美文。

多以孩童生活为内容、自觉用宗教情怀审世度人的丰子恺,其散文创作另有一番从容、清静、旷达的风味。

林语堂的散文以杂取胜,不拘格套、任意而谈的取材与笔法,在疏爽、洒脱的风格中,有着造语刻意、文气生滞的痕迹。

李广田的《画廊集》,收入作者以故乡人事情景为内容的作品。

或素描人物、讲述故事,或渲染氛围、描摹风物,透示着乡愁与哀伤,体现出明显的朴实而幽远的艺术个性。

此外,本时期的杂文写作蔚然成风,“鲁迅风”

成为主调。

“报告文学”

在文体上常被归入散文范畴,此时期报告文学的写作有了较大发展,但优秀作品比较少见。

这一时期,戏剧文学进步最大。

集中表现为话剧创作的本土化努力,一改五四时期以翻译、移植、模仿为主的局面,出现了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作品。

多幕剧创作成为主流,悲剧、喜剧等戏剧风格日趋鲜明。

曹禺是本时期戏剧创作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作家,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作品,在借鉴中西戏剧文学优长的基础上力求创新,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戏剧文学的优秀作品。

此外,夏衍的现实题材的剧作、李健吾的喜剧作品等也值得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