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四 新生代诗歌(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986年《深圳青年报》和《诗歌报》联合举办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

,并介绍了60余家“诗派”

,这些“诗派”

由100多位“后崛起”

诗人组成。

如此众多的“诗派”

和“社团”

,有效地推动了“新生代”

诗歌的崛起。

“他们文学社”

因《他们》期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韩东、于坚、翟永明和吕德安等人。

虽说《他们》中作者审美趣味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诗歌有共同的诗学主张,即回到诗歌本身、追求个体的生命体验,重视诗歌中日常生活的还原和日常口语的运用。

韩东甚至提出了引起争议的“诗到语言为止”

的诗歌观念。

“海上诗群”

于1984年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默默、刘漫流、陈东东、王寅和陆忆敏等人。

他们的诗力图呈现个体生命与都市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揭示现代大都市背后人的生存孤独感、荒诞感和“无根”

的漂泊感,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焦虑,同时他们的诗歌充满“怀旧”

气息。

“莽汉主义”

是四川的万夏、胡冬和李亚伟等人组成的诗歌群,他们以绝对“通俗易懂”

和随意性的口语,以一种嘲讽的、**不羁的口吻和“反文化”

的姿态,摧毁和消解“优美”

与“崇高”

的美学意义,他们的诗作表现出明显的“解构”

性。

“新生代诗歌”

具有较为鲜明的美学特质。

首先,消解“文化”

、消解“崇高”

和解构传统。

实际上,“朦胧诗”

崛起之后,诗与现实政治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依然受到重视和强调,许多“非诗”

的元素仍制约着诗歌的发展。

“新生代”

诗人认为,人类生存在各种文化网络中,人已被诸多文化形式所围困和异化,人和世界也失去了原有的“本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乡村最强小神农我靠打脸封神[快穿]八十年代之悍妻有点闲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云梦的魔性之旅我以熟练度苟到成仙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我与科比当队友庶道为王糙汉与娇女狂妃在上:邪王一宠到底火枪未能击穿裤袜法术即真理左苏神州雁回惩罪者:诡案迷凶男卑女尊修仙界直死无限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都市超级邪医都市小保安斗罗里的藤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