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图4-102012年伦敦奥运会
好奇心是原创最重要的一点,常被认为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一点,不夸张地说,它也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
人们一切主观的发自内心想去尝试新鲜事物的动机都来自于好奇心。
好奇心就像是一束神奇的心灵之光,照耀、指引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未知的世界,指引着人们去不断创新。
正是因为好奇心,科学史见证了一个个重大的发现,才造就了人类历史上发明的奇迹。
如果一个学生仅仅记住了数学的各种定理与公式,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现新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学习老师讲的知识,只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在课堂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善于创新。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好奇心的培养、鼓励,引导学生创新、创造。
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关于转变教育模式的议题引起众多与会者关注。
诺贝尔奖得主生物化学家TimHunt(蒂姆·亨特)针对目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我与TimHunt教授就“好奇心”
这一话题进行交流。
我发现拥有好奇心对原创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好奇心使我们对万事万物抱有兴趣,进而去发现与探索。
一个人一旦发现对某种事物感兴趣,那就会从大脑的数据库中找出与之相匹配的事物,好奇心驱使你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在发现你的兴趣点后,才能真正走入科学研究工作中进行原创。
图4-11张萌与诺贝尔奖得主TimHunt教授
关于原创我们要谈到的另外一点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Critiking)是以逻辑方法为基础,结合人们日常思维的实际和心理倾向发展出的一系列批判性思维技巧,即为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技能的概念可追溯到杜威的“反省性思维”
——“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进一步指向的结论。”
[2]
关于批判性思维,有两点内容需要说明。
第一,批判不等于批评。
批判并非完全否定,其最终目的是为解决问题服务。
第二,学会提问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尼尔·布朗在《学会提问》一书中,告诉人们提出关键问题、做出理性判断、掌握确凿证据并加以证实的重要性。
这本书曾经被誉为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经典,它是一本批判性思维读物,讲授了批判性提问的技能。
不难发现,良好的逻辑思维在学会提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哈佛大学曾有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的研究机构——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通过对比、分析与研究不同国家的青年成长、提升、就业与创业数据,发现并提出青年发展存在的问题,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讨论,并努力为解决部分问题向前推进。
2013年,我参加了第12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会议会集了来自全球30个国家的500位专家学者。
在展望未来先驱论坛上,我在世界认知语言学鼻祖与先驱者面前提问。
当时,曾有中国学者表示:“张萌,总能够在会场中遇见你,发现你有几个特点:一是笔记记得翔实、有逻辑;二是会上总会提问;三是会后会与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我认为批判性思维培养应从提问开始,学会提问、反复训练,终将有所收获。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技能和思维模式,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象的论题都可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审查。
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